2)第892章 救人等于帝国崛起(第三更,求订阅)_开局推演,美利坚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车,只要到了火车站,他们就活了。

  这倒不是哄骗饥民离开其境内,防止民乱,这确确实实是真的,在火车站里,确实有直隶总督李大人开的粥场,只要他们到了那,就能喝到一碗稀粥,然后登上火车,从海州出海到南华去。

  当天晚上,邓家一家三十余口中人终于见到了铁路,沿着铁路又走了一天,在官庄简陋的火车站,他们看到了粥棚,看到了火车站处绵延数里的草棚——都是来自各地的饥民搭起草棚。

  和其它人一样,邓子恢一家人到了地方之后,也跟着排队,领号牌,然后等待上车。

  “好了,这下子能活下来了……”

  一碗热粥下肚子之后,邓子恢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希望。

  活了!

  这下能活下来了……

  在邓子恢一家三十余口人在那里庆幸着的活下来的时候,在火车站的站长办公室里,站长则站在窗边看着窗外的饥民,他的脸上带着笑容。

  “银子,这可都是银子啊!”

  银子!

  饥民对于官员来说,就是银子,火车站每送一个饥民上火车就能得一钱银子,至于总督府衙门则能得到一两银子。至于运费什么的那都是额外结算的。

  对于身处绝境中的饥民来说,在这个饥荒的年月火车站成为了生的希望,到了这里不仅能喝上一碗稀粥,还能坐上远去的火车,然后登上移民船,前往未知的大陆。

  在这片土地上,他们不过就是死活无人问津的饥民而已,而对于大明而言,这些饥民却是充实国力的根本。

  当奔腾的火车,从陕西、河南、山东等地把成千上万的饥民送到海州的时候,在海州的租界里,新任领事邱怀义则显得有点儿焦头烂额。

  “船,要尽可能的雇船,我不管是英国船也好,美国船也罢,德国船,法国船,你们只管雇,要竭尽全力把人送到大明去!”

  在领事办公室里,面对几家航运公司的经理,邱怀义直接了当的提出了他的要求。

  “不想要着钱的事,银子,大明不缺,可是缺人!现如今每天都有那么多人过来,现在城外的待发所里压了差不多二十万,这么人要上船,船从那里来,你们只管雇就行,”

  “领事,现在海州这边的外国船都在加价……”

  说话的是大洋船局经理李志,他是明人,五年前在海州这边开了船局,在经营沿海运输的同时,也经营移民船生意。

  “和他们谈,只要是可以接受,那就接受!”

  邱怀义说道。

  “总之,先把人送到大明再说,要知道,对于咱大明来说,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这几省的大旱,几千万饥民,只要有一两千万能到大明,那咱们大明可就再也不用为人力不足担心了!”

  和所有驻华夏这边的领事官员一样,邱怀义的职责非常简单,一是保护侨民,二就是尽可能的招揽移民,与欧洲的同行们招揽学者、大学生以及技术人员工程师不同,在华夏这边招揽移民的条件很低——只要是身体健康,无论男女都能到大明去。

  大明是海外华夏,对于华夏同胞,从来都是来者不拒。

  “当然,最重要的是,活命!咱们多运走一个人,就可以多救一个百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总之,就拜托诸位了!”

  站起身来,邱怀义向这些船东们行礼的时候,神情诚恳的很。

  往大明输送移民是他的责任,而救人一命,则是良心,其实他们一直在救人,甚至就连同粥场用的米,也都是大明捐赠的,只不过,这一切都不为外界所知罢了。

  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一次饥荒对于大明而言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是帝国崛起的良机。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