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九章 取消包底制度_重生香江之大亨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就是相当于包场费。

  如果你电影上映后的票房大于这个包底费,超出的部分制片公司还必须和院线方分成。如果影片最终票房,还低于包底费,那制片公司反而还需要掏钱把这个钱补足。

  所以说院线方永远都是不可能亏本的,真的就是躺着就能赚钱。

  所以香江的电影行业从五十年代初的百花齐放,到后来逐渐形成几大巨头公司,而这些公司背后都有一条院线。

  因为小电影公司真的是被吃的死死的,很多都是因为一部电影扑街就破产了。

  历史上雷觉坤在一九八零年成立金公主娱乐,首先取消院线包底制度改为分成制,可谓是拉开了香江电影再次繁荣的序幕。

  当时野心勃勃的雷觉坤凭借手里的丽声院线然后拉上陈荣美、冯秉仲成立了金公主院线,大张旗鼓的进军电影圈。

  虽然当时他们投资了新艺城,但是刚成立的新艺城却是根本支撑不起一条院线,甚至自家的开业之作都需要找吴语森来帮忙。

  所以金公主院线为了能有足够的影片上映,所以才取消了院线包底制度。

  金公主的这个决定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一下子那些小电影公司的影片都蜂拥而至。

  因为取消包底制度改为分成制对那些小电影公司实在是太友好了。分成制虽然也有可能会亏本,但是再也不用再往里贴钱了。

  对于此,邵氏电影公司比较淡定,因为他们几乎都是自产自销。但是嘉禾就被气的破口大骂,金公主的这个决定损失最大的就是嘉禾。

  如果嘉禾不跟着取消包底制度,那嘉禾院线肯定会越来越萧条,但是跟了的话,院线的利润会少一大截。不过两害取其轻,嘉禾最终还是决定跟。

  再加上邵氏逐渐地在逐渐减少产量,也跟着取消包底费用,向其他两家看齐。

  同时港府对娱乐政策的进一步放开,这也就造就了香江电影的极度繁荣,在亚洲,以一隅之地可以和好莱坞电影打得走来有回,甚至隐隐占据上风。

  后世泡菜国、越南还有泰国电影都深受香江电影的影响。只不过他们这些国家从香江电影吸收了养分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但是他们的老师香江电影却死了。

  现在东方院线在李志文的经营下无论是规模还是人气都可谓是坐二望一,雷蕴荣要取消包底制度损失小不了。

  “其实对于我们院线方来说,不管采用什么制度,都是强势的一方。”

  雷蕴荣喝了口茶接着说道:

  “至于你们说的损失,前期肯定会有,但是长远来看可能反而能让大大提高我们的利润。”

  “采用分成制,能够吸引到更多的影片来我们的院线放映,到时候收获的分层肯定比包底费更多。”

  “而且这样还可以促进香江电影行业的繁荣,把蛋糕做大,以我们九龙传媒的实力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