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一十六回 好皇帝与圣君_红楼之黛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急的看了看黛玉,又看了看皇帝,正想说什么,皇帝却笑道:“玉儿说的不错,东南有倭寇,还有虎视眈眈的茜香国,西北有蛮族伺机而动,甚至西南还有暹罗操戈以待。难道玉儿是准备劝四叔横征暴敛吗?”

  黛玉甜甜一笑,问道:“既然大臣们有银子建庄子,修园子,为何不能捐献****平定四方呢?为什么不能救老济孤呢?为什么不能建船买马呢?”黛玉说完伸手拨动琴弦,一曲轻轻柔柔的《茉莉花》被弹了出来。

  皇帝也不再追问,只含笑看着黛玉,随后与黄季云对视一眼,都坐了下来,吃茶的吃茶,听曲的听曲。莫轩盯着黛玉看了半晌,又看向皇帝二人,想要问什么,到底没有问出来。而后也再没有人,提起之前的话语,仿佛一切都不曾发生过。

  直至唐嬷嬷前来禀,晚膳已经准备妥当,问是否摆饭时,皇帝才摇了摇手道:“出来久了,此时也该回去了。”说罢便欲起身。黛玉却挥退了唐嬷嬷,看向皇帝很是期盼地问道:“四叔,你能建一所遍及全国的书院,建一所可供全民阅读的书馆吗?”

  皇帝看着黛玉愣了愣,皱眉想了许久,问道:“那样真的好吗?”黛玉想了想道:“圣人不是说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吗?既如此,为何不让全民知之?以求更好的使之?”皇帝看着黛玉打量了半晌笑了笑,却什么也没说,转身走了。

  莫轩见此深吸口气,对着黛玉微微点头急忙跟了上去。黄季云自然也是跟了出去。唯独黛玉,却一动不动的站立在沁心亭中。

  黛玉也知今日所言所语太过冒险,然她在守孝,实在是没有太过机会这般直面皇帝。黛玉心中清楚,即便黄季云带话,那也是有所保留的。而黛玉想要做的事情很多,首先便是海军!若两年后,还是三年后?安南王战败,探春将作为赔偿被牺牲掉……

  眼见着便是省亲,既然这主意是父亲林如海出的,那么自己就该好好的利用这次机会,帮着父亲林如海完善下去!黛玉明白林如海不过是为了保护她,可她想要试试看……

  但此刻,其实黛玉的脑子里也是一团的乱,不知该从何入手,若真的有一天可以像前世那样全民教育,可以建立养老保障,可以建立强大的海军……不知道这个世界还有没有八国联军……但既然有佛朗基斯,那么……

  黛玉望着亭边儿的两株红梅,不知道自己究竟在想什么,自己今后该如何尚且不得而知,想这么多岂不是可笑?难道自己也有成为圣女的潜质?此时此刻便在这儿忧国忧民了?想到这儿黛玉不由得苦笑了起来。

  皇帝一行四辆马车出了庄门不远,便停了下来。皇帝掀开车帘,看着路两旁的果树,如今瞧着比当年更加茂密了许多。那年有个小女孩儿对他说想要上书朝廷兴办女子书院,而后这个女孩儿果真让女子上学,如今看来成效还算不错……

  黄季云见皇帝沉默着,也不出声打扰,只静静地坐在一旁陪着。莫轩也策马立在车窗外,随时候命。谁也没有想到皇帝会忽然摇头笑道:“那丫头的要求太高,我怕是完成不了啊!”

  黄季云自然明白皇帝此言何意,遂也只是跟着摇头苦笑道:“玉儿五岁那年曾问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何解?我与她解释,结果她提出了四种不同的解读方法出来,而后问我,何为正解……”

  皇帝笑道:“如今看来她是自己找到了正解了。”黄季云摇头道:“她曾说,这句话乃是运用于两国邦交使臣。但也可以当做教化民众的准则。”

  皇帝又问道:“不知那丫头又有何种稀奇古怪的言论?”黄季云笑道:“百姓守法善良的,便不要过多约束。百姓愚昧暴戾的,要惩戒教导,使其知晓过错。但在此之前,应当先让百姓知晓善恶对错的准则是什么,故而她建议全民学法。”

  莫轩在车窗外,皇帝与黄季云之间的对话自然听得一清二楚,听到此处,也不由得心中一跳,好大胆的丫头!不想皇帝却是点点头道:“或许她是对的,可惜……”说到此处,皇帝也只剩下一声轻叹。(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