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三章 针锋相对_新三国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顿了顿,清了清嗓子说道:“亮为蒯公计,从汉阳至襄阳这一路约七百余里,路途漫长,丘陵山地起伏,若敌出偏师袭我粮道,则蒯公失职之祸即至,前方五万大军也将处于不利境地矣!”

  蒯越脸色一变,诸葛亮的话正说中他的心事,蒯越部全部加起来也不过三千人,又多分散在沿沔水这一线,倘若被高宠军攻击,那真是防不胜防。

  “你先下去吧,这件事我自有主张。”蒯越说道。

  蒯越虽然知道诸葛亮的话有道理,但他也有他的顾虑。

  蒯越是蒯氏家族的主心骨,他和兄长蒯良曾帮助刘表一举传檄平定了当时纷乱四起的荆州,也从而一举奠定了自己在刘表身边第一谋士的地位,这些年来,蒯越为刘表积极献计献策,并积极推行有利于流民安置、人才招揽的一系列措施,荆州能为今天的繁荣,蒯越在其中功不可没。

  但这两年来,蒯越的地位受到了蔡瑁的挑战,蔡瑁不仅在荆南问题上与蒯越观点相反,而且在涉及到两个家族利益的官员安排、赋税征收、田地垦荒等事务上,蒯、蔡两族都是势同水火。

  同为襄阳豪族的蒯、蔡两家也曾同心协力过,但那是在七、八年前,那时荆州刺史王叡被孙坚所杀,境内苏代、贝羽等贼寇割据,荆州是一片动荡纷乱的局面,而在荆州安定之后,出于各自家族的利益,蒯、蔡两家不可避免的走上了对抗的道路。

  这一次增兵江夏,刘表命蔡瑁为前军统帅,督两路五万精兵取汉阳,令蒯越为后军都督,负责粮草辎重的接济,也许在刘表看来,一下子派上身边最可信赖的两个人应该是万无一失了,但他却不知道矛盾有时会抵消人的能力。

  虽然对刘表的安排心有不满,蒯越还是接受了任命,领部曲来到沔阳担负起运送供给五万大军粮草的繁琐之事,冬季正是沔水的枯水期,船只通行时断时续,要完全保证前方将士的消耗着实难度很大。

  也就是蒯越有这个能力,要是换成旁人,恐怕蔡瑁的兵士有一小半人要饿肚子去打仗。

  刘表不是无能之辈,他自然看到了这一点。

  诸葛亮听罢,简短的向蒯越施礼之后,就随着亲兵下去换过衣服,这一次投奔蒯越,他作好了长期随军的准备,看蒯越的态度,虽然对自己很是赏识,但年轻也注定了蒯越不会一下子重视自己的意见。

  竟陵道上,冬日的第一场初雪将沔水流域的这一带丘陵装点得分外妖娆,时不时的有风吹来,抖落枝头积压的残雪,顿时化作雪雨纷纷落下,这美景怡人让匆匆行路的高宠军卒个个心境大好。

  “雪覆路兮伴吾行,旌旗指兮军威盛!”周瑜轻勒住蹄上裹了厚厚枯草的战马,心潮澎湃,起伏难遏。

  “都督,那蔡瑁只顾着在汉阳打得紧,怎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