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9章 孔丘游说齐侯_我在春秋不当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

  齐侯杵臼稍一思索,便是直接问道:

  “敢问,何以为政?”

  孔丘亦是寻思了片刻,便直接是朗声回答道: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齐侯杵臼听了孔丘的话,不由是陷入了深思之中,而在场的其他大臣们,也是面面相觑。

  孔丘这短短的八个字,所言的乃是君臣父子都应该各司其职的大道理。

  并且,看似完全不是什么为政之道。但其实,这其中却是蕴含着太多的意思。

  其一,就是在提醒齐侯杵臼,如今齐国的局势,田氏已经开始逐步壮大,如果齐侯杵臼不加以制衡,那么日后田氏极有可能会成为鲁国的季氏。

  其二,孔丘这么说话的底气,乃是源于当年齐桓公在葵丘之盟上,周王曾有意把天子之位禅让给齐桓公,给齐桓公送去祭肉,且可以让他不用跪拜天子,等于是禅让的前奏。

  齐桓公就此事曾问过管仲的意见,当时管仲就曾回答:“为君不君,为臣不臣,乱之本也。”而管仲,那可是齐国的圣人,所以孔子借用管仲当年所说过的话,其实也是有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意味在里面。

  这话是谁说的?

  那可是你们齐国的圣人管仲说的

  谁赞成,谁反对?

  这其三,就是表达如今鲁侯在郓邑受难,众所周知就是因为季氏目无国君的原因。

  所以,齐国如果能够匡扶鲁国公室,那么非但这将是鲁国的幸事,而且其实对于齐侯杵臼而言,也同样做了和当年齐桓公一样的事情。这等于是把齐侯杵臼给捧到了跟齐桓公一样的高度。

  齐侯杵臼缓缓点了点头:

  “嗯,丘所言倒是不无道理。”

  齐侯杵臼这时又回头看了一眼田乞,随后又若无其事的言道:

  “丘说得好啊!如果君不君,臣不臣,纵是这宫里有饭,寡人又哪里能吃得到呢?”

  齐侯杵臼此言,亦是暗示自己听懂了孔丘之言。

  他此处也是暗借齐桓公最终的悲惨结局。

  因为齐桓公当年,便是在这深宫之内,被乱臣贼子给活活饿死的!

  所以,这“有饭却吃不着”所暗指的就是表明他齐侯杵臼听明白了孔丘的话。同时,也是暗戳了田乞,以及其他的卿大夫一把。

  其实,要说这齐国,臣下弑君杀主的,还真不是一个极个别现象。

  纵览春秋之时,仅在齐国达成弑君杀主成就的人数,竟是高达11人,可谓是各国之翘楚。

  所以,对于齐国而言,真正的为政之弊,也正是体现在“君君臣臣”之上的。

  只不过,孔丘的这一番话,齐侯杵臼听了虽是极为受用。但对于满朝的齐国卿大夫而言,那可就是另一番滋味了。

  只见田乞此时,却是不动声色的出列躬身言道:

  “君上言重了,这宫里的饭,臣子们哪里敢吃?也唯有君上可以享用。”

  齐侯杵臼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