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六十章 化解事态_执宰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非常满意,微微颔首后答应下来,如此一来内廷可就站稳了脚步。

  “太皇太后,南京守备是武职,一旦南京有变无法调动城内文官,故臣认为可设南京参赞参与机务,辅佐南京守备。”

  见张氏满意自己的建议,李云天于是谈到了第二道奏章,“近来江西、河南、湖广和山东等地出现灾荒,其地域广阔、事务复杂,臣以为可设镇守以协调相关事宜。”

  虽然李云天只是简单地陈诉了一个事实,但张氏却听明白了他的言外之意,那就是设立南京参赞与南京守备及南京守备太监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以确保南京政局稳定,同时也使得文臣、勋贵和宦官在南京城谁也无法取得压倒性的优势。

  而江西、河南、湖广和山东等地的灾荒日益严重,为了解决这些灾荒设立守备也是顺应时事而已,如果张氏觉得守备一职权力过重,那么可以在灾荒结束后收回这个职务。

  处理完了两道奏章后,张氏询问了李云天平定倭寇的准备事宜,心情明显变得愉快,李云天一一作出了回答。

  为了支持李云天剿灭倭寇,张氏特意下令从皇家的内库中拨银两百万两,用于琉球岛和琼州岛百姓的安置,李云天准备往这两个岛大举迁民。

  “忠武王,哀家听闻你想在京畿地区推广新式学堂,凡适龄学童皆可进入学堂读书并提供食宿,你是如何看待此事的?”谈笑中,张氏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不由得饶有兴致地开口问道。

  为了将来能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李云天准备在北直隶各县开设新式学堂,提供免费食宿给前来读书的适龄学童,直至其修完相应的学业。

  在现阶段,新式学堂只是李云天的一个设想,通过周雨婷和朱玉馨向太皇太后透露了口风,想要听听太皇太后的意见,虽然办学看起来是一件好事但李云天要是在北直隶各县推广的话容易遭受猜忌,招人非议,故而不得不慎重对待。

  李云天知道朝廷肯定不会拿这笔钱出来,原因很简单,大明有两京十四省,朝廷自然不能厚此薄彼,况且户部也没有多余的经费,因此新式学堂的花销将由讲武堂提供,这样一来也就解决了办理新式学堂的最大困难。

  “禀太皇太后,臣觉得大明要想屹立于天下之巅,需要大量的能工巧匠赖以支撑,以确保对诸国的军事压制。”

  李云天闻言向张氏一躬身,郑重其事地道,“故而臣决意给大明培养未来的工匠之才,用以推动大明制造业和农业等领域的发展。另,大明的官职有限而读书人数以万计,很多终生无法获取功名进而为国效力,臣觉得应该给他们另外一条路,使他们也能为大明贡献一份力量,不至于蹉跎一生。”

  其实,李云天本想“科技人才”,但为了要让张氏能更好的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