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九章 买田_穿越之养儿不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爷告别,并跟他讲回去不用等他们了。今天正好是集日,赶集的人熙熙攘攘。江又梅让两个小孩子把大人的手拉紧,别走散了,又买了两串糖葫芦给他们吃。

  他们先去了牛市,宋老头原来赶的是马车,对侍候马可是有一套。虽然现在换成了牛,但牛马肯定有许多相通的地方。他选了一头健壮的公牛,看了看牙口,冲江又梅点点头。卖牛的人要价九两五钱银子,最后以八两五钱的价格成交,又去买了辆车套上。一家人高兴地坐上车,终于成了有车一族了。

  江又梅掏钱的时候小包子看得直心疼,但坐上车后兴奋的情绪又占了上风,也不去想那白花花的八两银子了。又去买了四头小猪,看到有卖鹅的,又买了四只鹅。

  他们去买了一些生活用品和食用调料后,几人在街边面摊吃了碗绍子面。本来小包子见已经花了这么多钱,只同意每人吃碗素面,江又梅悄悄跟他说,“你看你最近吃得又多又好,个子都冲高了一截咧,二春子比你大一岁才跟你一样高。”

  是咧!屡受打击的小包子突然有了一览众山小的豪气,咧着大嘴高兴地说,“好,咱就吃浑的,吃绍子面,省啥也不能省吃食!”

  饭后,几人又来到一个牙行,牙人王叔听说他们想多买些田,要田好。就给他们介绍了镇南边虹口村有片一百亩的水田,因为主家要去投奔外省的儿子想把田卖了,急于出手,价格比较公道,八两银子一亩。但由于田太多,没人出得起钱一起买,一亩、二亩的买人家又嫌麻烦不肯卖。

  江又梅一听便动了心,说要去看看。于是一行人又坐着牛车来到虹口村,田里已经种上了冬小麦。的确是上等田,土质好,离镇子也不远,脚程小半个时辰就到了。而且正好在清河镇和西河村之间偏西的位置,从这里到西河村脚程一个时辰左右。

  江又梅心里很满意了,但面上不显。主家方地主咬着牙说,“如果小娘子一起买了,我连地里的种子一起送。”

  几个人回到镇上,江又梅去清河酒楼找了江大车。此时江大车刚跟新帐房办完交接,正准备回家收拾东西。他自然是无比感激这个侄女的,听她说买了田,想请他做中人签契约当然答应了。买这么多田,得花多少银子啊,心里实在佩服侄女的能干。又去请了自己的丈人青河酒楼的张掌柜当证人,大家签了契,江又梅又拿了一两银子拜托王叔去县里帮着办红契。

  签完契约,方地主跟江又梅说,原来租种他们田的几户佃户都是种田老手,他要带走一户到儿子那里去,但还剩下六户人家,能不能继续用他们。如果好用江又梅当然愿意,便点头应允,说明天会再去田里看看。

  这卖人参的钱用就得差不多了,加上建房子及买老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