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人智短,三人计长_北宋振兴攻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桓问道。

  “刘程。没有契丹名。”耶律斜俯首说道。

  “那就把这个刘程交给宇文少卿,驻军诏书,朕会在下朝后拟诏,在使者审阅过后,送到临潢。下去吧。”赵桓挥了挥手,让耶律斜离开朝堂。

  赵桓看了一眼赵英一眼,赵英心领神会的喊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李纲、赵鼎几位重臣互相看了一眼,没动地方,朝会后的小常朝,公卿都要留下参会。

  “官家,这契丹人真的这么难吗?都做到了这个份上,真的是穷途末路了吗?”柳成卿皱着眉发问。

  “柳少卿,你忘记了耶律大石了,若是真的走投无路,契丹人,自然可以去西域投奔耶律大石,那是更好的出路。”

  “之所以求到朕头上,耶律余睹显然有自立之心。就是不知道是他心中对权力的贪欲作怪,还是耶律大石的西域之行,让耶律余睹愤怒和绝望。”赵桓笑着提醒了一句柳成卿。

  虽然柳成卿和自己政见不合,但是柳成卿的出发点并不是权力党争,而是为了大宋江山社稷,忤逆几句,违背自己的意志而已,只要说明白了就是。

  自己又不搞什么一言堂,不要你觉得,要我觉得这种事。

  一人智短,三人计长,为了大宋的繁荣昌盛,赵桓完全不介意朝臣们的顶撞和忤逆,只要出发点是为了大宋中兴。

  那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

  “官家,臣有一个不是很成熟的想法。”李纲叹了一口说道。

  “哦?”赵桓看着李纲问道:“李太宰在想什么?”

  “官家御驾亲征,驱鞑虏,平云中和燕京。臣以为大宋的子民已经能够坦然面对金国。但是今日朝堂,言议和之人居然超过半数。”

  “朝堂尚且如此,民间呢?官家,臣忧虑的就是这个。”李纲叹气的说道。

  大宋版本的中国人真的失去自信力了吗?

  这个问题的确极为严重啊!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