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一十四章 王禀建节_北宋振兴攻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重点的笔墨,写的是王禀在黄龙府的功绩。

  朝堂上都是朝廷大臣,杀掉完颜杲,干掉一万一千三百名铁浮屠的壮举,都说的极为详细。

  “王禀,宋之冠军侯也!天生将材,社稷之卫。侯以勋封,名因位贵。万乘是赖,其忠其勇,皆大丈夫之行,擢王禀捷胜军节度使,赐宅一座,奴仆百人。”

  “赐辽国皇城司监事林幼玉,靖国夫人,食正四品俸。”

  “靖康元年腊月二十七日,入内内侍省都知赵英,宣。捷胜军节度使王禀,奉。晋靖国夫人林幼玉,行。”

  赵英阴阳顿挫的声音说话,整个朝堂里寂静一片,无人说话。

  节度使虽然已经在大宋有名无实,但是其依然有着极高的荣誉。

  怪不得官家又是赐婚,又是赐宅,让家属进京,原来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让王禀建节。

  建节之后,让家属进京是默认的规则,这代表了王禀已经跨入了大宋最顶层的决策层。

  而他只是一个普通行伍出身,现在已经跨过了层层阻碍,来到了大宋的顶层。

  封侯拜相,洞房花烛,人生两大喜事。

  “谢官家隆恩。”王禀俯首说道,他接过了圣旨。

  他将自己身上太尉的金鱼袋和金鱼符,放在了盛放圣旨的盘子上,拿起了玉鱼袋和玉鱼符,佩戴在了自己的身上。

  官家登基以来,王禀这个节度使,第一个册封出去的节度使。

  而这个节度使,虽然不事营田之事,但是结结实实的掌管了整个捷胜军。

  赵桓不满的看着这些朝中的大臣,他很讨厌文武对立的局面,那群谏官个个跃跃欲试,如果不是宇文虚中拦着,说不定现在就跳起来,进谏了。

  朕做的不对,你们说,朕低头听,朕可以改。

  给人王禀建个节,你们一个个如此低模样?莫不是不想混了?

  一群没见识的家伙!

  赵桓在心中暗自嘀咕着,他看着这群文臣。

  他们不太明白王禀做的事的意义,事实上,就王禀本人而言,赵桓一直亏待了他。

  要知道正常历史线里,王禀守太原而死,赵构给人家的是什么?

  建炎四年,赵构给王家的是安化郡王!

  是一品王爵!

  而不是赵桓现在给的这个节度使。

  而且赵构给的安化郡王是世袭的!终宋一朝,没人敢拿掉!就是蒙元的皇帝,忽必烈都曾经下诏,表彰王禀功绩,称赞他们家的忠贞之举。

  自己给王禀建个节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大惊小怪!

  文武对立的局面,必须有所改变!

  只是文武对立该怎么改变呢?赵桓思考了良久,眼中一亮。

  有了!

  赵桓用力的咳嗽了两声,说道:“年休之后,安排大宋的官员去河间军参加军训,每轮十五天,每轮安排二十人,去军伍中,彻底感受一下军伍的艰难。最后在安排场演练,李太宰,定个章程,呈上来。”

  “君子六艺,可是礼、乐、射、御、书、数。射和御不能拉下,年后就开始进行,以后大宋所有的书院,在开学之际,都要军训。”

  “君子六艺不可弃,就这么定了。”

  朝臣们缓缓地抬起头,脸上表情,变得惊诧,你建个节,我们在心里埋怨两句也不行?

  赵桓看着朝臣们,他们的脑袋上仿佛缓缓的出现了一个标点符号。

  ?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