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一十二章 要不官家哼哼两句?_北宋振兴攻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纠正了赵桓几个可能会受伤的动作。

  赵桓摇了一会儿,放下了手中的摇杆,拿起了织造出来的布问道:“李大家,这布成色如何?朕不懂这个,就觉得挺密的,应该算是不错吧。”

  李清照笑着说道:“回官家的话,这布料可以说是数年的老织工织出来的成色了,质量上乘。”

  李纲向前走了一步,指着织布机上的梭子说道:“官家,这织布机看似平平无奇,其中的奥妙就在这梭子上了。”

  “这梭子两边都有弹簧,这样一台织布机原来需要三个人,一个人压板,两个人推梭子,就变成了一个人可以织布了。”

  “而且所织的布更宽。这也是最近李师师在大同收羊毛,毛纱、棉纱增多,臣就寻思着,怎么才能用官家传下来的机械,提高下大宋的织布的速度。”

  “臣研究了很久,就发现出现在这梭子上,最费人工。就做了这么个梭子。”

  赵桓连连点头,看了一眼李纲,再看了一眼李清照说道:“这织布机才是你们说商部都统筹完全的底气吧!”

  “什么都瞒不住官家。”李清照点了点头,看着官家暗暗出神。

  一年不见,官家这处理政务的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倒是越来越像个皇帝了。

  “叫什么名字?”赵桓用手指拨弄着那个梭子,梭子在导轨里如同一个小老鼠一样,极快地来回穿行着。

  李清照笑着说道:“飞梭。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取自苏轼苏太师的《百步洪》。”

  飞梭织布机啊!

  赵桓原来还不明白李纲给他的小玩具是什么,但是他看到了织布机之后,就已经彻底明白了,面前这台织布机的意义。

  大幅提高了织布的速度和效率,织布机由原来三个人操作变成了一人操作。

  而操作更加简单,利润丰厚的织布行业,也会刺激商户们投入,建设工坊。

  随着工坊的不断建成,也会大幅度促进大宋的百姓,暂时离开他们的土地,走进工坊。

  当织布机大规模使用的时候,纺纱就会不够用,不管是棉纺,还是羊毛纺料,亦或者说丝纺,都会被这个飞梭织布机所吞噬,变成布料。

  当纺纱机更新换代的时候,工坊的工坊主就会察觉到人力终究有限,倒逼蒸汽机的改良。

  如果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一道厚实无比的门,李纲一脚踹开了一个巨大的缝隙。

  赵桓扶着飞梭织布机说道:“李太宰,这飞梭的技术,能不能挂在工赈院里,若是有百姓愿意使用银钱换这个技术,不知道李太宰肯不肯卖?”

  赵桓盯着李纲,开启一个时代的大浪潮,仅仅靠着朝廷的调度远远不够,如果没有民间不跟进,谈何时代的浪潮?!

  大宋的百姓需要和大宋的皇帝,一起砥砺前行!

  李纲愣愣的问道:“这还能卖钱?本来就是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