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7章申屠钢发明灌钢法_汉末之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任何风声。

  刘凡的势力膨胀的这么快,自己真的还能控制住他吗?

  两日之后。一匹快马从兖州东郡奔至洛阳,将一到消息传入朝堂。

  当天,刘宏下诏书。令刘凡挥军北上,并给予大权,节制各路兵马,总督冀州黄巾之乱。

  河东,安邑。

  樱山亭的一座庄园内,三百多人正在干的热火朝天。

  其中一百多人是刘凡在河东各地招募的铁匠,另一部分人是新招募来的铁匠徒弟。

  这些时日,申屠钢放下以前的忙活,开始执行刘凡传回来的命令。

  现在明光甲和重装铁甲正在井然有序的制造。唯一欠缺的就是锋利的武器。

  想要武器锋利,就要锻炼出良好的钢铁。

  术业有专攻。若只是改装一下农具,刘凡还有可能会。

  只论钢铁的话,他一知半解,对于后世那种钢,他更是毫无头绪。

  在这方面,他只能微微提点一下申屠钢。

  含碳量越高硬度越大,含碳量越低韧性越好。

  生铁比钢硬,但是钢的韧性好,并且钢的韧性与硬度的比例恰到好处,所以在现实中,钢比铁“硬”。

  含杂质极低的铁,叫做纯铁。人们常说的铁,也就是含碳量极高的铁,叫做生铁。含碳量低的铁,叫做钢。

  钢与铁的区别就是因为含碳量不同。

  在秦之前,优良的铁匠总是想方设法把铁炼成钢,因为钢比铁具有更多的优越性。

  最初的铁为块炼铁,只能锻,不能铸,造出的兵器还不如青铜兵器。

  铁匠们以块炼铁为原料,对它反复加热,折叠锻打,挤出杂物,并在与炭火接触中使之增碳变硬,就成了块炼渗碳钢。这是最原始的钢。这种钢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反复加热锻打,故又称“百炼钢”。

  由于这种钢性能差,耗费劳动力大,没过多久就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炒钢”。

  炒钢是西汉中期出现的新技术,冶炼的方法是先将生铁加热到液态或半液态,然后靠鼓风或加进精矿粉,降低生铁的含碳量,使其成钢,由于在冶炼中要不断搅拌,好像炒菜一样,因而得名。

  炒钢后的钢,钢的成分更加均匀。

  但是,炒钢时,如果火候掌握不好,炒过了火,钢的含碳量就会偏低,炒钢便炒成了熟铁。

  南北朝时,工匠们发现,加入生铁,即可弥补这一缺陷。这就导致一种新的炼钢技术——灌钢法的产生。

  刘凡指点申屠钢用煤炭加热炉温,道出灌钢法的大概步骤,使灌钢法提前出世,而且还是更先进的灌钢法。

  “申屠老弟,主公叮嘱的事情这么快就完成了?”

  申屠钢将刘遇请来,拿出自己这些时日的制造成果。

  刘遇将钢铁拿在手上,他对这一方面一窍不通,只能向申屠钢发问。

  “成矣,主公寥寥几言,却让我醍醐灌顶,此钢铁铸造不难,有了门路之后,吾很快就摸清此法。只要有充足的石碳和铁石,这种钢铁就能大规模制作。”申屠钢兴高采烈的回道。

  申屠钢对钢铁非常热衷,曾多次想要摸索出更优质的钢铁,都以失败告终。

  今如愿以偿,此生无憾事。

  “汝功成,主公则事半功倍!”刘遇由衷的笑道。

  主公曾经说过,这个地方,是他最重要的地方。

  大事能不能成,这里占三分。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