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0章贾诩上请收复河套_汉末之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一人谦虚邀功。

  正堂上,刘凡坐于首,贾诩、荀攸,蔡邕、张钧等分坐两旁。

  这时候刘凡意识到自己文臣太单薄了。

  武将不单单有关羽、黄忠等人,经过几番大战,一些原本在历史上默默无闻的人,差一点就可以累功至校尉,可谓是将勇兵强。

  文官方面能当大任的只有蔡邕、张钧。

  贾诩、荀攸治理一州都绰绰有余,但刘凡不会将他们用在治理郡县上面,他们心中的韬略也定不甘心那样。

  刘凡心中不禁感叹,若是收复了河套,谁帮自己治理啊?

  那几郡的太守、长史只能是自己向朝廷举荐,而不能是被迫的让朝廷下派。

  若是“那些人”派遣一些让刘凡不如意的官吏做朔方、五原等郡太守、长史,岂不是还得让他大动手脚。

  他损失这么多将士,收复的失地,可不容他人染指,将士们的鲜血可撒在上面。

  人才可以慢慢培养,但不能一下子拔苗助长,太守可不是一般的职位。

  “禀大将军,迄今为止,到达楼烦、马邑、阴馆等县的百姓,老少加起来已经超过二十万人。这二十万,大部分都需要骠骑大将军府接济。请大将军决断。”蔡邕拱手向刘凡禀告道。

  天下大郡户口超过百万,而且不在少数,小郡户口亦有数十万。

  雁门是边塞重郡,在人口上远不如太原、上党。

  可想而知,凭空多出二十万人,会给处于边塞的雁门郡造成多大压力。

  “诸公先前是如何处理这些流民百姓的?”

  刘凡没有决断,反而向在座的众人问道。

  “那些会技艺的铁匠、木匠携带家人,前往铁城。另招募一些流民在马邑、阴馆附近建筑亭里以桑织为生,奉大将军之命,在雁门又寻得几处铁矿,招募百姓,开矿冶铁。其余百姓不知安顿在何方?还看大将军。”张钧向刘凡回道。

  “中陵,善无,山阴,武州都可,这些都是地广人稀的地方。”刘凡向众人说道。

  河套还没有收入囊中,阴馆、马邑这种宝地又太小,只能向北安置流民。

  “大将军,安置流民的地方朔方、五原最妥善,云中、定襄次之,何必舍本逐末?”

  这时,贾诩开口说道。

  五原、朔方被黄河从中贯穿,其冲击平原面积甚大,南北两岸最适合耕种土地,从汉武帝时期置两郡开始,这两郡的税收不比中原诸郡差,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右军师良言吾知之,但吾近来不便去攻克这四郡。无法将流民迁至朔方、五原。”贾诩的话令刘凡不明所以。

  如此多重要的事情缠身,他哪有时间去进攻定襄?

  “大将军为主,麾下人才济济,这种征伐之事不需要大将军亲自出马。若一遇战事,大将军就亲征,以后大将军还怎么办?”贾诩言语微中的说道。

  贾诩的话让刘凡醍醐灌顶一般,一直以来,大战事都是他亲自决策。关羽等人也只能搞搞突袭。没有亲自指挥过一场大战。

  现在还好,局势暂时能掌控,以后就麻烦了。

  “苍云斥候,深入五原,百姓已被联合,盼望王师到来。定襄、云中只一些鲜卑残部,如何地方住大将军兵锋?在贾诩看来,收复这两郡,不费吹灰之力。”

  贾诩再次向刘凡言道。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