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八章 自己人(三)_伊拉克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并阐述了编制计算机软件来精确地计算某些雷达截面的方法,预言了人们有可能精确地预测雷达截面,从而设计真正的隐身飞机。

  刘明顿时将这篇文章拿出来,立即派人与那位芬兰科学家面谈,邀请他加入自己的公司;同时打听在这些前来参会的人们当中,有没有电子计算机方面尤其是软件方面的高手,有没有尖端材料方面的高手,这是因为对于隐身飞行器来说,它的设计和操作需要大容量高计算机;而先进的隐身材料制造和维护技术也是必不可少的支撑技术,只有这些关键技术展了,隐身飞机的出现才能成为可能。

  美国的第一代隐身战斗机鹰”已经诞生,这种以吸波涂层和减小雷达截面为隐身手段的战机象征着人类智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海湾战争中,它让美国人在世界面前出尽了风头,给对手以极大的心理打击美国的b2轰炸机也已经开始展代末禽”战斗机开始展……

  很快手下人报告刘明,研究吸波材料的专家只来了几位,分别来自法国玛特拉宇航、英国的德国的柏林大学等地,在这个领域内都有一定的名气。但这些人中最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一个来自中国香港的年轻科学家郑春芊,他是其中一位专家的学生。但在会议上,他提出了一个独特的想法:使用纳米材料来充当隐身涂层的基才。要知道此时的国际知识界对纳米级物质的研究还非常少,郑春芊的观点颇有些惊世骇俗的感觉。

  他提出以金属、金属氧化物和某些非金属材料的纳米级微粉在细化过程中,由于处于表面的原子数越来越多,增大了纳米材料的活性;因此在电磁场的辐射下,原子、电子运动加剧,促使其磁化,能使电磁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增加了对电磁波的吸收效果。他认为,纳米材料具有良好吸波特性的同时还具有频带宽、兼容性好、面密度低、涂层薄的特点,是雷达吸波涂层材料中很好的选择。

  这个观点引起了很多科学家的疑问和反驳,但刘明却知道这个意见的价值。纳米隐身技术是21世纪世界各国争相展的重要方向,美国研制的被称作“黑粉”的纳米吸波材料,所吸收的雷达波可达此刘明决定无论如何要把这个郑春芊拉到自己旗下。

  但当时国际隐身技术的主流还是铁氧体吸波材料。这种材料因其价格低廉、吸波性能好,即使在低频、厚度薄情况下仍有好的吸波性能。因此已经开始应用于隐身技术身轰炸机的机身和机翼蒙皮最外层涂敷有镍钴铁氧体吸波材料空侦察机上也使用了铁氧体吸波涂层。虽然在84年时大家对这些绝密消息都不清楚,但作为这一行业第一流的专家,也基本上可以估计到美国人采用了这个类型的材料进行隐身飞机的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