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八章 八月十九(中)_伊拉克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人民总会站出来,决定自己的命运——就象七十五前的十月!

  …………

  克里姆林宫……

  莫斯科的情况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竟然有几十万市民上街与军队对峙,甚至生了冲突。在白宫广场,人群围住了坦克,与士兵展开了辩论。这种情况是政变者无论如何意识不到的!

  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几个领导聚集到了一起,帕夫洛夫紧张过度,直接犯了高血压回家休息了。而为了克服紧张,亚纳耶夫喝了不少酒,现在脸色红红的,眼神朦胧。普戈和亚佐夫则手足无措的张望着,等待着某个人强有力的指示。卢基扬诺夫虽然已经镇定下来,但是他对克雷奇洛夫怀有戒心,此刻一言不。

  看着这些人,克雷奇洛夫一阵头疼,作为政变的主要动机,克格勃为了这次政变采取了大量的行动。但无论如何,克雷奇洛夫不愿意用苏联人民的鲜血沾污了自己的手,他动政变的初衷是希望用坦克履带的轰隆声或偶尔的几声警告性炮轰震慑所有人,轻松的赢得胜利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好像不太乐观,很多莫斯科市民对坦克的进入非常反感,在某些地区人群已经和士兵生了冲突。甚至有人爬到坦克履带下面阻止这些车辆开动,士兵们面对这一幕有些手足无措。

  更为糟糕的是,叶可钦竟然胆大包天率领他的手下进入了俄罗斯联邦大厦——白宫,并且在那里修筑了街垒对抗军队。现在那里的人群越来越多,多达十多万人,白宫里的人利用喇叭向群众作动宣传,那里的形势已经有些失控。早知道如此,就应该把叶可钦那个家伙抓起来……

  对待这样大的行动,克雷奇洛夫深知,在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必须有一个领袖人物,他能让自己的见解成为行动口号和号令,能够领导大家,担负起危险和责任。遗憾的是,他是个特务,在人民面前显得过于阴郁,肯定不适合担任这样的职务。

  卢基扬诺夫倒是合适,但这个家伙非常狡猾,煽动起政变后就躲到一边看热闹去了。他想玩两面派的把戏,给自己留一条后路,这样的人怎么能让他当领袖呢?

  亚纳耶夫——克雷奇洛夫皱皱眉头,他不能胜任这个角色,这个人太过于优柔寡断的人物,没有担当也没有气概。剩下的几个人更别提了……

  那么,还有谁能担当“核心领导者关键的是——克雷奇洛夫从内心深处的想法——从现在的形势看,攻打反对派盘踞的白宫势在必行,这和他一开始不流血的想法完全相反。但一旦与民众生冲突,那个血腥的镇压命令得由谁来签署。那可是十几万人,即使驱散也得死伤上千,他可不想担当这个屠夫的称号。

  几个人都在沉默,面对着意外的情况,大家都不说话,谁也不敢做出决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