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七章 中间威力弹药_抗日之军工为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来,就是新式步枪的设计了。这个设计,完全都在自己的脑袋里,只不过,现在得稍稍地做出一番修改才可以啊!

  秦宝山要搞的是什么?当然是枪中之王了!

  只是,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子弹。

  现阶段,主要的枪械有两种,冲锋枪和栓动步枪,其中,冲锋枪是在一战的战壕战中兴盛起来的,当时,敌我狭路相逢,需要的是短时间内仓促迎战,这个时候,冲锋枪是最好的选择,射速快,火力猛!

  但是,这种枪也有缺点,它使用的是手枪弹,所以,射程近,同时威力也不足,一般来说,虽然突突起来很过瘾,但是用来打一百米内的还凑合,到了两百米外,几乎是压制不住的。

  栓动步枪呢?正好相反,射程远,这个年代,动辄就是一千米的射程,同时,威力也够大,除了小鬼子的三八大盖初速太高导致威力下降之外,其他的,几乎都是中一枪就丧失战斗力的。但是,这种枪的射速又太慢!

  怎么把这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在战场上,有时候需要远距离射杀,有时候也需要火力压制,这个需求很难满足。

  机枪?

  机枪是可以满足,但是,机枪也不能大量装备啊。一个步兵班有一挺机枪就不错了!

  这是摆在枪械设计师面前的一个难题,他们开始了孜孜不倦的研究,成果也是有的,比如说,美国人就利用自己的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改进出来了M14自动步枪,只要具备连发的能力,就可以轻松地进行火力压制了。

  但是,它使用的是51毫米的北约制式大威力步枪弹,也就是普通的栓动步枪的子弹,在单发或者半自动射击的时候还好说,但是,在全自动射击的时候,因为子弹威力过大导致后坐力增加,进而影响到了枪手的操作,让枪手很难控制因连发射击造成的枪口上跳!

  所以,就有这样一个笑话,一名射手扣住M14的扳机不松手,固执的坚持打完一弹匣子弹,结果发现,最后一发子弹正好打中了自己的脚后跟!

  所以,哪怕是设计成了自动步枪,这些枪在实战中大多还是被当做半自动步枪来使用,没有谁敢真的用连发。

  解决的办法,就是降低子弹的威力,以前的叫做全威力弹药,降低威力之后,也比手枪子弹威力大,所以就叫做中间威力弹药了。

  如果要让秦宝山选的话,当然最喜欢用AK47的毫米弹药了,但是,如果真的用这个口径的话,那对己方来说,就更不通用了,己方这里常用的是毫米和毫米口径的!

  所以,他也只能是利用现有的生产线来改进,先搞出一批毫米的中间威力弹药来,把毛瑟步枪子弹的长度从57毫米缩短到33毫米。

  至于为什么不是其他数据,这当然不是秦宝山随意选取的了,因为在几年之后,苏德战场上的德国人,就会选择这种尺寸作为中间威力弹药,他们肯定是做过很多实验的,秦宝山拿来就用好了!

  /p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