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9章军宣司_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能领先半步,就是天才;领先一步,就是疯子;但是领先两三步,则是前途难料。

  如今,他是大宋的皇帝,是万万人之上,位高权重,看似君临天下,威风无比。可赵朴知道,这是火山口的皇帝,说不定什么时候,命就没有了。

  此时,他看起来,控制着大宋的大部分土地,各路的厢军、义军都是听从他这位皇帝陛下,应天府的大臣们都是以他为首。可是他知道,能指挥动的军队,仅仅是他手下的三万八字军将士,能指挥动的也仅仅是那些心腹大臣。

  山东、河南、陕西一带军队,还有江南一带,他根本无力指挥。

  若说宋朝一直的国策是强干弱枝,那此时就是出现弱干强枝的局面,他这位皇帝陛下的圣旨出了应天府,能不能指挥动地方的那些大员,还是两说。若不是宋朝百年立国,威严依旧存在,再加上外敌在前,国家危难,此时说必定就是遍地反王,遍地都是割据政权。

  所幸的是,宋朝的分权制度,将各个权力压制到了极限,消除了独裁、割据的因子。再加上百年的重文抑武的思潮,使这个时代很难诞生李渊那样的枭雄,想要如曹操那样挟天子更是不可能。

  这是一个没有枭雄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做皇帝时幸福的。只要是不做天怒人怨的事情,皇位稳稳当当。

  不过一切都不能寄希望于侥幸。

  总之,做皇帝依旧是高风险的行当,一个不慎生命就没有了,珍爱生命,一切需要谨慎。

  如何立于世间?

  拥有一只强军,枪杆子里出政权!

  不过,枪杆子里出政权固然正确,可枪杆子掌握在谁的手中更为重要。

  历史上,许多牛人自以为掌握了枪杆子,就掌握了天下,却没有让枪杆子握在手中。比如,清朝末年,清政府辛辛苦苦的操练新军,各种武器,各种福利,都是尽力的向着新军倾斜,结果新军的确是变得很强大,实力很牛逼。

  可是思想工作没有做好,新军被革命思想侵袭,最后成了清政府的掘墓人。

  赵朴可不想辛苦操练八字军,最后却是八字军玩起政变,将他推到在地,那就是悲剧无比了。

  虽然说王彦、王守义、李破军等人,对他都是忠心耿耿,不会背叛他,可是谁又说得准。人心隔肚皮,做事两不知,不要妄想你对别人好,别人就对你忠心耿耿,这是不可能。历史上,赵匡胤对柴荣也是忠心耿耿,可最后照样是夺走了柴家的江山。

  正所谓,疑人不用,将无人可用;用人不疑,则必死无疑。

  智慧的君王,很少怀疑别人,但是却处处防人。

  此时军宣司就很重要了,不断的洗脑,不断的灌输忠诚思想,不断的给中低级将领洗脑,即便是以后王彦等人想要造反,想要清君侧,也得掂量一下,底下的士兵有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