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百零七章 血战薛庄_血起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崇祯下令逮捕袁崇焕之后,并没有要将他置于死地的意思,辽东总兵祖大寿、守备何可纲闻袁崇焕被抓拥众出走山海关,让崇祯皇帝十分震怒惊恐,怎么武将都是薛云那样的骄横悍将,崇祯皇帝对袁崇焕起了杀机。

  袁崇焕下狱后的第五天,御史高捷即疏劾:“钱龙锡与袁崇焕相倚,钱龙锡是袁崇焕“诡计阴谋发纵指示”者,是祖大寿敢于率兵出走“挑激之妙手””。

  钱龙锡一疏再疏申辩:“崇焕初在城外,阁中传奉圣谕、往来书札,多从城头上下,崇焕既拿之后,孰敢私通?祖大寿两重严城,谁能飞越,施挑激之妙手?”言高捷话有很多不实诬陷之词。

  但高捷继续弹劾弹劾道:“袁崇焕罪案已明,臣不必言。独钱龙锡,不胜伤心之痛。前逮袁崇焕时,大寿口不称冤,后即飚去,此非崇焕、龙锡排激之哉?崇焕之杀毛文龙也,龙锡密语手书:钱龙锡曾说过,‘用之则用,不用则去之’等语。又,崇焕与王洽书,言建虏欲求和,庙堂之上,已有人持此主张,主张之人,非龙锡而何?因此,毛文龙之死,足乃崇焕效提刀之力,龙锡发推刃之得也。皇上逮崇焕时,崇焕口不称冤,龙锡皱眉疾首,不胜伤心之痛……。”

  锦衣卫查出袁崇焕私下跟建虏议和书简十封,当锦衣卫掌印官刘侨以斩帅、议和二事审问袁崇焕时,袁崇焕把“斩帅”、“议和”二事的责任全由自己承担,不牵涉大学士钱龙锡和兵部尚书王洽,大明一朝天子守国门,袁崇焕私下议和已是罪在不赦。

  其后崇祯皇帝让袁崇焕写信招回祖大寿,孙承宗也遣使抚慰祖大寿、何可纲等,祖大寿等辽东军请立功赎袁崇焕之罪,崇祯皇帝许之,祖大寿便率辽东军又回到了关内,不过崇祯对袁崇焕的威势以不能再忍,只是对祖大寿、何可纲、吴襄等虚于应付,待北京城平安后,随时准备置袁崇焕于死地。

  这段时间崇祯皇帝基本上没有得到过什么好消息,王承恩的话不幸言中,京营总兵王朴没有能够接手大同勤王军的兵权,而且大同军几路人马都没有奉旨,随后大同军从昌平消失,把王朴那一千人孤零零的留在了昌平城,崇祯皇帝大骂王朴无能废物。

  还没有等崇祯皇帝把脾气出够,在天下勤王兵马中,除宣府勤王大败不成气候,保定、河南、山东还远在北直隶南部,而山西巡抚耿如杞与总兵张鸿功率五千人赴援。军队曾有令曰:“卒至之明日,汛地既定而后给饷。”山西援兵既至,今日令守通州,明日调昌平,后日又调良乡,驻地累更,三日没有给军饷,军队发生哗变,多肆剽掠京城周边市镇,事发后耿如杞、张鸿功被捕入狱,四方勤王援兵以缺饷故,恐步耿如杞、张鸿功后尘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