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三百五十四章,工厂和人才(求订阅)_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探讨着这个问题。

  他没有多嘴去问,带着几个工厂领导和相关负责人走了过去。

  今天来这里,他的目的就是参观一下,看看这边有什么难题需要他解决的。

  自打759工厂搬过来之后,他还是第一次过来,多少有些说不过去。

  就是不够关心这家军工厂,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毕竟这家工厂的实力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在这家工厂工作的技术工人,一个个都是非常棒的人才。

  载人航天项目涉及到了方方面面,759工厂生产的飞船零配件,质量非常不错,达到了跟绿洲新城的最先进水平。

  按理来说,绿洲新城的设备、技术等都是最先进,虽然人才方面有些参差不齐,但也不至于被759工厂给追赶了上来。

  周济民参观了一圈工厂,顿时就知道了具体的差距。

  人才!

  部队里,或者说这家工厂里的人才都很牛逼。

  在绿洲新城,零配件的制造工艺上是两条腿同步走的,一是算力出奇迹。

  城内的四大研究所,每个研究所都配备了一台超级计算机,除此之外,几乎人人都配有一台电脑。

  因此,相关数据的计算上,都由机器和人力来共同完成。

  二是零配件的损耗很大,像航空发动机里的涡扇叶片,直接是一整块进行生产打磨。

  效率高、精准度好等等优点就不说了,唯一的麻烦就是耗费不少材料。

  两步走的方式,才造就了现在的绿洲新城。

  然而,759工厂是人均七八级工人,靠着纯手里精准拿捏图纸上面的零配件生产要求,误差值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即便是跟绿洲新城的零件对比,759工厂也毫不逊色。

  「张同志,我想问一下你们工厂的这些工人都是如何培养出来的?我很想学习一下。」

  周济民看出端倪之后,便朝旁边的759工厂负责人张同志询问了起来。

  讲真的,这套工人培养系统,怕不是那么简单的。

  不过,绿洲新城也不是没有部队退役的士兵工人,他相信,只有按照这套系统来培养,绿洲新城的大部分工厂,生产效率还能再提高一截。

  然而,他的算盘却是用错对象了。

  张同志并不知道具体的内情,需要咨询上面的领导才行,并且还需要获得批准才可以。

  「.........」

  周济民直接无语了,都来到

  他的地盘了,居然连问一下培养办法都不行?

  说好的交流呢?

  说好的解决问题呢?

  转念一想,他又收起了自己的小心思。

  其实也很正常,毕竟绿洲新城只有一个目标:工作效率!

  整个新城内的制度已经很完善,并且由于大家都是刚来这边没几年,同时推行了新的技术系统,效率很高。

  然而,759工厂不一样,本身就是军工厂,保密条例才是最优先的。

  仅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