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第 28 章_只服你管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陆晓依的头按在肩头,感受着她的难过,然后低声说:“当时你跟我说完,我思考了好久,一直以来我有心往传媒发展,但一直不知道该从何下手。影视类水很深且没有什么挑战性,纸质媒体开始被淘汰,别的也都差那么一点感觉,可听你说完,那件事就一直压在我心头。”

  在如今这个连传统新闻媒介都已经开通了电子周刊的时代,网络新闻作为更容易被年轻人接受的信息接受主体,已经成为了大部分人接收“新时事”的主要来源。

  而这些所谓“时事”,并不是像国家新闻一样只传递国内或国际大事件,相反,它们渗透进各个圈子,无孔不入,其信息量多地就像被踩爆的万花筒镜面,镜面的镜面折射出让人眼花缭乱的东西,这些东西经过不同平台的“筛选”和“控制”,按照他们所期望的那样先后进入人们的视野,人们义愤填膺或恍然大悟,基本都在某些人的预料之中。

  毕竟如今热度就是流量,可现在太多真真假假的,类似“xx高校教师猥亵学生”、“诈捐门”、“xx省外来游客被砍十几刀求法无门”……的消息,如同昙花一现般引起人们一时的关注后就又迅速沉寂下去,沉寂的原因有很多:话题度不够,被平台撤热度;话题度太够,牵扯到相关人士的利益关系,平台帮忙撤热度,让这些曾经让人毛骨悚然的事件在五花八门的新“时事”快速刷过的时候被人逐渐遗忘……

  就算有人一直记得,重新把这些事摊开放在阳光下,可平台本身就是人建立的,某些人的声音若想在这发出,就像是被困在了盒子里效果减半,无论他们喊的多大声,做盒子的人只要关上盖子,那么任凭他们怎么嚷嚷都是做无用功,就像现在明明消息发出去了,可阅读量一直为0,别人无法转发和评论,最后又回归到最初的恶性循环,这其实就是如今某些控评和限流的本质。

  而造成这一种现象的助纣为虐者,当然就是一些揣着黑心肝的无良“新闻媒介”。

  狡猾的遣词造句,模凌两可的引导语气,不负责任的后续报道,这些啃着人血馒头的网络新闻工作者,冷眼看着人世百态,心中最重要的就是业绩、业绩、业绩。

  话题度是业绩,转发评论是业绩,与相关人员幕后交易是业绩,以至于有的网络新闻工作者已经失去了新闻工作的初衷——只要我写的东西够劲爆,有人看,那就行了。

  真假?后续?谁在乎。

  人血馒头不好吃?可说到底是馒头,能填饱肚子。

  就像他们知道,那些转发相关新闻的许多人其实很快就会把他们转发的事情遗忘掉一样,不过几天,多则一星期,他们根本就不记得自己曾经转了个什么东西,更别说那些事件的后续如何处理,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