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2章 救救我_重生84,从养鱼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2章救救我

  就在卢昌华为在哈市创办锦鲤市场的事闹心的时候,中国发生了一件有重大意义的大事。

  1994年4月,NCFC率先与美国NSFNET直接互联。实现了中国与Internet全功能网络连接。这就标志着我国最早的国际互联网落的诞生。

  而这一年,成为了很多单位建设网站的起点。

  这会儿,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互联网。

  而从此之后,中国出现了几十家互联网接入服务企业。

  这时候所谓的网民只有不到十万的数量。

  大多还是各单位机要室的人。

  只有这些人经过培训才能使用电脑。

  此时的昌和集团也在商讨,是不是上一套电脑系统。

  这会儿,人们都认为电脑系统是非常高科技的玩意儿。

  可不是普通人能普及的。

  这个时候的中国,很多未来的互联网大佬还没有出现。

  有的人在读书,有的人在国外。

  而对此有深刻感受的人,卢昌华却没有涉足这些,而是在玩着很原始的农业生产,种地。

  决定了哈市锦鲤市场的事,他就跑回了农场。

  春播前的整地工作已经开始了一个礼拜了。

  昌和100拖拉机拖着重耙在前面跑。

  六号地里扬起了漫天的尘土。

  二洪坐在驾驶室里,握着方向盘,对标着地头的那颗老杨树,加大了脚下的油门。

  重耙圆盘在秋翻地里横切而过,把有些潮湿的土地切成了碗口大小的土块。

  另一台昌和100拖着轻耙,拉出一条长龙,把前面的土块再次切碎,形成了核桃大小的小土块。

  如此往复的耙地,就能把已经要板结的地块切碎,为后面起垄播种做好准备。

  就在新闻里大肆报道我们正与国际接轨,中国科技网与美国互联网连接了。

  卢昌华擦着脸,起身把泥汤子似的洗脸水倒在了院子里。

  一进屋,他就看到了电视新闻。

  卢昌华拎着脸盆看了足足五分钟。

  他知道,这是中国走向互联网春天的前夜。

  这会儿的中国互联网还不成熟,无论是技术上还是硬件上,都不行。

  互联网爆发的元年是1998年。

  那一年,所有的互联网大佬都有了动作。

  其实,卢昌华知道,现在的中国互联网最缺的是内容,尤其是中文内容。

  至少三年之内,没人提供这个服务。

  如果,现在有一个企业首先成为门户网站,有大量的中文内容,那么其一定能够在中国的互联网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想着这些,卢昌华就睡不着觉了。

  他在琢磨,怎么跟王瑶提这个事。

  要知道,卢昌华说白了现在就是一个农民。

  无论是养鱼还是种地,都没有脱离农民的范畴。

  做罐头和服装这就算是农民企业家了。

  最高科技也就是造拖拉机。

  如果从这些直接跳到搞互联网去,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