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章 恩爱夫妻_初唐峥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家早就家破人亡了,如今李德武一直住在裴家,时间久了……难免被人视为上门女婿。

  李德武此人,心思深沉的很,听了这话不仅不失望,反而暗暗心喜。

  “为夫早就想过了,归京两个月一直住在裴府。”李德武温和笑道:“但如今搬出去,其一实在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宅子,其二,也不愿娘子受委屈。”

  裴氏心头一甜,低声道:“夫君,妾身这边有些……”

  “不用。”李德武断然回绝,看妻子脸色一变,解释道:“长安虽一百零八坊,括地极广,但实际上……适合的宅子很难找。”

  裴氏松了口气,点头赞同,“前些年随父亲回长安就听说了,稍好的宅子都……”

  长安城适合官宦人家、权贵子弟居住的坊不多,大都在北侧,靠近皇城一带,当年自从李渊攻占长安后,但凡是有些模样的宅院基本都被染指。

  换句话说,好地段的宅子,要么是有主的,要么是留给圣人指派赐宅的,再剩下的……贵的让世家子弟都要皱眉头,裴家会出那么多银钱帮女婿买豪宅?

  “寻个平常民宅让你受委屈,不如一展抱负。”李德武侃侃而谈,“如今唐朝初建,正是用人之际,若能出仕……”

  裴氏听的连连点头,片刻后迟疑道:“但听父亲说过,太子、秦王相争,朝局混乱……”

  “岳父虽兼任太子詹事,但实则和东宫关联不大。”李德武轻声道:“一个县令,理应不在话下。”

  “县令?”裴氏眉头一皱,“这如何使得?”

  其实即使在世家子弟眼中,仕途从县令起家已经算不错了,但在父亲是宰相,叔父也是宰相的裴氏眼中,实在太配不上丈夫了。

  “若是长安令呢?”

  花言巧语的又说了一刻钟,裴氏答应向裴世矩说说情,李德武才松了口气。

  长安令虽然位不高,但权不轻,而且能和朝中权贵多有来往,是积累人脉的最佳选择,甚至有可能直接面见圣人。

  去年末,秦王出征时,李德武就看中了长安令这个职务。

  原因很简单,现任长安令王绪率三千府兵随李世民出征河北,无论此战胜败,王绪都很难留任,要么贬离,要么升任。

  而且王绪的政治立场明显偏向秦王府,此次又在李世民麾下,必然引得东宫狐疑。

  一旦王绪离任,接任的长安令要么偏向东宫一党,要么持中立立场,裴世矩的女婿李德武恰恰符合这个标准。

  裴氏一门双相,如若裴世矩肯出面说一声,东宫拒绝的可能性不大。

  李德武去年末就看中了这个职位,直到现在才说出口。

  两个原因。

  其一,李德武刚刚打听到,朝中已然决定,叔父李浑、李敏、父亲等一干当年被问罪斩首的父祖辈已然恢复官爵,以礼改葬。

  这意味着李德武有了出仕的资格。

  其二,李德武在岭南无着无落,后来学医维持生计,昨晚赏灯归府后,妻子裴氏胸闷呕吐,一搭脉李德武就发现了,妻子怀孕了。

  在破镜重圆之后,李德武很清楚,自己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播种,现在种子已经发芽了,那么自己也应该有所收获了。

  李德武当年自视有才,得李浑重视扶持,是李氏一族平辈中的翘楚,即将袭父亲的密国公爵位,又娶宰相裴世矩的独女为妻,却落了个流放岭南的下场。

  不惜抛妻弃子,也要攀上河东裴氏这条大粗腿,李德武自然要想尽办法重振家门,为此他可以舍弃任何他认为可以舍弃的东西。

  裴氏虽然一门双相,但裴寂、裴世矩都已年迈,李德武自然要早做打算。

  出了院子,李德武沉思良久,招手叫来门口的随从吴忠,低声吩咐,“找个去岭南的客商,去岭南问问他们回去了没……”

  吴忠一个哆嗦,点头应是。

  朱氏和李善是个炸弹,一旦被捅出来,那就完蛋了,自己的地位,日后的富贵权势,都是由裴氏而来。

  李德武都不敢想象,妻子生下儿子却发现这不是长子的后果。

  大丈夫行事当不拘小节,李德武咬咬牙,暗叹自己还是心慈手软了,他知道朱氏性情刚烈,早知如此当年就应该留个后手。

  你们回岭南也就罢了,如若敢坏事,就别怪我不念旧情了!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