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争。不过这个想法显然更无法做到。

  最后因为德国的猛攻、外交谈判的重大失误,苏俄被迫签订了《布列斯特条约》。

  至于苏俄签订该条约的最大目的,即有没有达到停战并让新生的政权获得喘息的时间?

  很可惜,并没有。

  签订条约后,德国没有从东线撤军,而是继续猛攻,强迫苏俄签订了更多后续不平等条约,比如巨额赔款。

  苏俄没得选。

  有个关于《布列斯特和约》很好的比喻:十月革命就像一个饥肠辘辘的乞丐得到了一个面包。列宁的方案是偷偷摸摸躲在厕所里吃,托洛茨基的方案是光明正大地吃,布哈林的方案是跑到其他乞丐面前炫耀着吃。于旁人看来,或许托洛茨基的选择是最为合理的方式,但设身处地去想,列宁的方案或许才是一个理性的人会作出的选择。

  结果则是新生的苏联运气不错,美国参战以及更加恐怖的西班牙大流感让德国被迫投降。

  仅仅两天后,苏俄就单方面宣布废除《布列斯特条约》,同时派兵收复了大部分割地,赔款更是不了了之。

  至此,条约内容实际上成为一纸空文。

  知道结果的李谕一点都不慌:“新生俄国代表了世界发展的一个新方向,虽然停战招致了协约国的极大不满,不过以后的世界可能会因此更有意思。”

  “但愿吧。”梁启超说。

  “咚咚咚!”

  敲门声响起。

  进来的是张君劢,他抱拳道:“抱歉,打扰任公了。”

  梁启超知道一战爆发时张君劢就在欧洲,正好和他聊一聊,“士林进来坐。”

  张君劢身后还有一个大学生模样的青年。

  坐下后,张君劢却不想聊欧洲的事情,指着那个青年说:“任公,这是在下的外甥,叫做徐志摩,一定要让我带他来见您。”

  “为什么要见我?”梁启超看了一眼这个清秀的大学生。

  “志摩想拜您为师,”张君劢说,立刻多补充几句,“志摩在北大念书,是位新文化运动的支持者,而且有志于求学,人更是极为聪慧。”

  梁启超是大忙人,不是很想收徒,于是问道:“孩子,你觉得我一定会收下你吗?”

  徐志摩听出梁启超话中婉拒的意思,说道:“梁先生,我觉得您应该收我为徒!”

  梁启超问:“那你说说,为什么我应该收下你?”

  徐志摩说:“早晨的天空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太阳不仅自己发光,还照亮了身边的云朵,让云朵成为彩霞,所以天空才特别美丽。您是太阳,我是云朵,您对我应该也是这样,您收我为徒,用您的才华来教导我,我也就能和您一起让这个世界更加色彩斑斓,所以您这个胸怀天下的人怎么会拒绝让这个世界更加色彩斑斓呢?”

  梁启超听了哈哈大笑:“这么说,我要是不收你,就是让这个世界黯淡无光,罪过不小喽。好吧,正好疏才也在,你做个见证,今天我就收徐志摩为徒。”

  徐志摩大喜,立马跪下磕了三个头。

  张君劢则拿出早已备好的拜师礼,恭敬奉上。

  李谕感觉挺有趣:此时13岁的林徽因和14岁的陆小曼都在北京读书,而且距离一点都不远。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