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3章 种子与成长_战锤:以灰烬之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一项职责。

  盖文斯武技和战场上的指挥能力不容置疑,但也就仅限于此了。

  他的运营和管理能力永久的停滞在他还是一名仲裁者的时代,并且他本人也完全没有强化这个方面能力的意愿。

  这是他自己的选择,否则他也不会在侍奉了十几位战团高层以后,还在胜利大厅呆了足足二百年不得晋升,最后成了圣殿骑士的高阶领袖之一。

  对这个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加尔文当然可以在战斗时信任他——将后背托付给他,但要是让他去管理一个新生连队的运行和发展,不论是对他还是对那个连队都不是一个负责任的选择。

  新到的公文里,泰坦上的第一批新兵已经抵达费德曼星系。第三修会的智库们也在泰坦二上开始了对这些新兵在灵能律令方面的整编和训练。

  这是新兵所要求必备的基础训练的最后一环,在完成这项训练以后,这些新兵就可以脱离统一标准的集中训练,依照各自的喜好开始各个方向的针对性修行。

  有鉴于此,泰坦二上的装备和训练场地就出现了明显的缺额。

  在经过技术军士的综合评估后,加尔文已经按照技术军士的工作成果向泰坦母星上发出调令。

  大批的装备与物资正在有序的经由第二修会的战舰向泰坦二号上运输。

  但这还仅仅是开始,刨除物资的需求以外,军团建设的真正难题在于战略和战术定位的转变。

  新生军团的编制和具体的战斗框架必须在保持原有的特种作战职能下,向着大兵团正面推进的方向转移。

  装甲车辆的成建制使用和与泰坦军团、廷达罗斯军团的联合作战,乃至与轨道上方海军舰队的配合,都是新生军团所欠缺的能力。

  这些军种间的合作与跨单位的联合指挥,在战团内的指挥层面都是一片空白。

  好在加尔文有诸多“自己”可以依仗。

  这些只存留于大远征时代才有机会积累的经验是如此珍贵,它们运行的“门槛”是如此昂贵,让现今的帝国再无力复刻;

  它们被保存的方式是如此苛刻,以至于随着军团时代的老兵逐渐凋零,即使是初创战团也只能靠着文字的记载进行肤浅的揣测。

  但加尔文不同,他众多时间线中在不同军团服役背景就是他本人的亲身经历;

  他对各个大远征时代的军团的作战风格和其背后的逻辑,也都出自他本人的亲身体验。

  这种在与帝国形形色色的敌人战斗中逐渐总结的记忆,让他对军团之间的编制和战斗逻辑有着深刻到刻进本能的理解。

  而也是靠着这份理解,让他清楚的知道各个军团的战略、战术层面的优势和擅长的战斗环境的同时,也让清楚的明白每一个战团强大的表面下,所最为忌惮的敌人与战场环境。

  这是帝皇赐予人类的财富,但却被遗失在茫茫的历史当中;这是所有忠诚的阿斯塔特战士用鲜血铸就的操典,但如今却唯有加尔文能够完整的继承。

  这些记忆在他的刻意回想下被从灵魂的深处启封,并在他的总结和归纳下变成文字和条例,逐字逐句的被传导到灰骑士的军团意志当中。

  军团意志的优势在这里被利用到了极致,惩戒天使号上的每一名灰骑士都受益匪浅。

  他们的灵能天赋让他们可以避免低效的语言沟通,而通过灵能链路进行最本质的互相理解。而反复的战术细则和条例中各种情况的判定和其背后的缘由,也在这种沟通方式下快速的被传导到每一名灰骑士的脑中。

  他们在执勤的时候学习,在训练的时候学习,甚至在休眠的时候,也将半清醒的意识投入到军团意志的集群当中。

  加尔文对军团战斗的各种思考,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被这些如饥似渴的灵魂汲取、吸收,在他们驶向霍利森五号星区的漫长时间里,灰骑士正在以日为单位,向着完整成熟的军团时代的作战思维转化。

  更新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