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95章 进入琉璃厂文化街_重生之都市捡漏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较浓的文化氛围。

  大多数外国人来京旅游都要到这里。

  闻名中外的京城琉璃厂文化街,位于帝都的和平门外,西至西城区的南北柳巷,东至西城区的延寿街,全长约800米。

  实际上从历史上远在辽代,这里并不是城里,而是郊区,当时叫"海王村"。

  后来,到了元朝这里开设了官窑,烧制琉璃瓦。自明代建设内城时,因为修建宫殿,就扩大了官窑的规模,琉璃厂成为当时朝廷工部的五大工厂之一。到明嘉靖三十二年修建外城后,这里变为城区,琉璃厂便不宜于在城里烧窑,而迁至门头沟区的琉璃渠村,但“琉璃厂”的名字则保留下来流传。

  下车后,在刘海的带领下,大家进入了琉璃厂文化街。

  琉璃厂文化街,基本上是一条步行街,最多只能进小车辆,不能进大车,小车辆包括自行车、电车之类的。

  不过,现在管得严,防止人多的时候,因为车辆而出现拥堵,基本上街口处的保安,就会拦下来不让进,除非人很少的时候,可能会给你进。

  “我的字画店,在中部,整条街琉璃厂文化街,自西往东,大概有八百米左右,也不算太长,大家没必要这么赶,现在四点五十了,六点左右,我们回家吃饭,我已经吩咐我媳妇和老妈去买菜,十几个人的饭菜应该不是难事。”

  刘海笑道。

  “嗯,好想尝尝嫂子和阿姨的手艺。”

  陈三顺笑道。

  “不说别的,她俩的手艺没得说,绝对让你们满意。”

  刘海是个炫妻狂人,平时朋友圈里,还经常发老婆炒的菜,还说什么色香味俱全。

  “继续炫吧,这家伙经常跟我炫妻的。”

  冯秋生直接戳穿道。

  “哈哈哈…”

  大家大笑。

  在这种气氛下,众人走进了琉璃厂。

  琉璃厂就是要一条直街道,去过的人都知道,有点像每个城市的老街,那些房子也是以前留下来的,部分后来翻新,但即使翻新,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保留了当初的特色。

  所以,翻新之后,也是按照以前的样子翻新的,只是场景变得新了一些罢了。

  这几百年历史的古城,到处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他们是从西城区西部的南北柳巷进入,然后开始逛街。

  刘海是这里的店老板,对这边比里面任何一个人都要熟悉,所以一边走一边介绍。

  “琉璃厂有许多著名老店,如槐荫山房、茹古斋、古艺斋、瑞成斋、萃文阁、一得阁、李福寿笔庄等,还有华夏最大的古旧书店华夏书店,以及西琉璃厂原有的三大书局--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

  刘海一边介绍,一边指着不远处的一家书局,道:“前面就是中华书局,要不要进去看看,里面保存着很多世界古书籍,其中有很多都是价值连城的古书。”

  古旧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