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38章 新任交州都督_大唐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冲神色一凛,“李都督大可放手施为,朝廷那边自有我去沟通,但有腐儒腻歪一句,那李都督便可等他来交州跟你作伴了”。

  听到这霸气侧漏的言语,李大亮朗声大笑,“经略使好气魄,既如此,那李大亮就再无顾忌了”。

  陈龙树在一边听得暗自咋舌,以往他还自认为是岭南豪酋,自视颇高,现在看到高冲和李大亮二人你一言我一语便是攻伐异国,那当真是豪气冲天。

  现在陈龙树有些理解先前高冲所言,在大唐,若无灭国擒王的功绩,那都不好意思自称名帅良将。

  高冲对于李大亮的顾虑也十分理解,冒然入侵他国,这不符合士大夫的传统理念,但是高冲相信,现在的大唐绝对可以支持他这么做,李二也绝对是举起双手赞成。

  再者说,高冲也并非是无缘无故发动不义之兵,大唐发兵的前提是利益受损,比如航道受阻,比如藩属国受到侵扰等等,出师有名,合情合理。

  为此,高冲特意来到泷州,跟途径此地的李大亮汇合,二人密议一夜,待天亮后,一人往东,一人往西,徒留陈龙树在都督府内感慨万端,他也有梦想,他也想成为灭国擒王的名帅良将啊。

  高冲的市舶司推行至今,受到绝大部分海商的支持,同时自然也受到些许顽固派的阻挠,甚至于高冲因此多次遇刺。

  市舶司征收进出口赋税,必然影响到某些人的利益,这些人或是跟海外盗匪有勾结,或是走私违禁物品,高冲对于这类人也是毫不手软,直接命令庞孝节等人领兵看讨灭。

  因为老老实实做海贸生意的海商完全可以看出市舶司的设置对于海商是有好处的,朝廷重视这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一定可以推动他的发展,不仅仅是规范市场,肃清航道,更重要的是一些政策支撑,比起之前无序的野蛮生长,肯定是更有前景。

  先前的岭南海贸,混乱无序,买卖不由人,全看拳头硬不硬,靠山稳不稳,出海后不仅要防备海匪,更要防备同行。

  现在近海经过南洋水师的肃清,航道安全,且市舶司对于各海商严格筛查后发放勘合,在很大程度上约束海商的行为,冯、王、杨等岭南大海商尚且听命于市舶司,那些势力较弱的海商没有道理反对,若是抗拒,那必有缘由,要不走私违禁物,要不就是勾结海匪黑吃黑。

  市舶司现今已经趋于稳定,虽然通往西南诸夷的航道还是受到影响,但是往东南诸岛还有北方沿海的航道依旧畅通,仅仅两个月,市舶司收回的进出口税以及勘合等各项收入,便已经可以平掉修建海关、道路的支出。

  另外,高冲在广州都督府下辖的各州县,积极推行州学,在中原,稍微人口密集的州县早就已经设置州学,但在岭南这个蛮荒之地,虽有政策,但实际上并没有落实到位。

  原本轨迹上,岭南一百余州,一直到晚唐时期才出现第一位科举状元,由此可见岭南的学风建设任重而道远。

  这不仅是出于政绩考量,更是高冲牧守一方的职责所在,开化地方,广行教育,只有番禺城里学子越来越多,衣不蔽体的人越来越少时,方能体现出高冲这位经略使的价值意义。

  最近频繁面试,天天在跑,有些难以收心,等我安顿下来一定稳定更新,即便成绩再差我也会坚持完本。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