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36章 皇上,大明赚钱了_抢救大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是将从南京勋贵和扬州四个老西盐总那里抄没来的商铺、商号的明股暗股给“黑”掉了。

  应天皇商会就是用来管理处置这些资产的,后来朱慈烺又将自己持有的海商行、盐商行的股份,上海市的土地也装进了皇商会,再后来又加上了武汉府的土地。在朱慈烺的操控下,皇商会又逐渐将投资集中到了金融、地产和军工三大行业。

  金融当然就是两大银行,在两大银行的市面渐渐起来后,皇商会就不断寻求增持股份,现在已经持有两行三分之一以上的份额了。

  地产则只投南京、上海、武汉、苏州、广州等五大一线城市的优质地产,只租不卖,长期持有。

  皇商会拥有的金融地产方面的资产,当然都是极为优质的,朱慈烺亲自把关,还能有错?在金融地产“躺赚”的情况下,他又涉足了军工这个很容易亏本的行当,投资开办了南京炮厂,南京船厂,还在武汉的大冶县和兴国州开办了大冶铁厂。

  另外,皇商会还开办了一个上海商学堂,朱慈烺亲自参与了部分教材的编写,还请了来自各家皇商的退休管事、账房和掌柜出任教师。从这所学堂出来的学生不仅很容易就能进入各大皇商和皇商会下属的商行,而且也很容易能某到一个伎术官来当当。

  现在户部、兵部、海商银行、盐商银行、应天粮库和武汉粮库的账目都是上海商学堂的毕业生在做,所以朱慈烺可以毫不费劲儿的看完所有的账目。

  而根据他的记忆,截止去年八月,大明朝廷的“净利润”还不超过100万两,怎么可能在四个月中突然增长到655万两?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