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0章 高考,是一场不得不面对的告别_我在滨海县八滩镇第二初级中学复读初三的那段时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远没有如今这个时代的生猛,看许多场电影手才牵到一起,周末逃个补习班坐在男孩自行车后座,胳膊从不敢从后面环住腰,十六七岁的男孩,全然散发出的意气,烈日朝阳下的汗珠,滚动着少年才拥有的英武。从球场奔下来,递上一瓶水,不敢正视彼此的少年,共同分享着青春期无处安放的叛逆和无助,带给彼此安慰。然而人生不能只如初见,高考前男孩已经决定去国外读大学,因为成绩差到考不上国内任何一所大学。填报志愿那天,七月份的大太阳底下,男孩把志愿书丢给我:帮我随便填吧。于是,北大、人大,我真的过把瘾得瞎填起来。高考结束的暑假,因为确定的未来让心里明快起来,对于我和他,却从未开口说未来,未来,必定分道扬镳,像无数初恋的灵魂一样,还未来得及回味便被冲散,随后,在人生漫漫长河中,再没有交集。

  十二年后,家乡车站焕然一新,自从结婚生子,我便极少坐火车回家了,那天阳光刺眼,有一群孩子送别的场景,嘻嘻哈哈的相互推搡着,向车窗里的小伙伴举起手机大喊:微信联系啊!如今,便捷的通讯方式使我们都明白这个道理:只要是你想联系的人,你就永远丢不了。而十二年前,我在同样的站台和那个永远都不想说再见的男孩挥手时,已经绝然的明白,我们自此丢了彼此,一辈子。

  高考,是一个家庭的爱与痛,欢与别。我是家中这一代里第一个参加高考的,加上自幼品学兼优,成了父母一种荣耀,被赋予了两代人的自我实现。为了读我认为全宇宙最好的高中,我妈拿出六千块存款交了赞助费,假期周末被补课填充起来,大考小考后成绩排名表就是生死牌,我妈因为督促或者说监督我学习,办了病退,全职在家给我做饭洗衣,我爸为了担负起全部家庭开支,选择了去石家庄办事处,长时间不在家,缺席了与女儿分享成长的角色。高考的大门外,我爸妈宁可在外面站上几个小时,也不肯回家坐着等我,即便我家和学校只隔一条马路。走出考场,我都神采奕奕的跟我妈说我全都写上了,这时我能看到我妈眼里的满足,全都写上了,无论对与错,这便是焦急又爱莫能助的父母,给予孩子最大的宽容和期待。

  我妈刚刚跟我在电话里生了气,原因很简单,我忘记在姥爷过生日那天给家里打个电话,我妈说,人越大,人情越淡了,说这话时,我知道她在责备我,我没法跟她解释我那天忙的天晕地转,她觉得在大学里工作能有多忙?!我说妈你理解不了我的苦,一个人在外打拼,事业家庭孩子朋友,都需要维系。电话那头传来了盲音,她越上了年纪,脾气越大,以前从不会挂了我的电话。

  她对我的责备还包括,我偶尔上课、开会时会挂掉她的电话,然后忘记给她打回去,她会气愤的抱怨:如果哪天你爸我俩有个急事,身边都没有个救急的人!是啊,妈妈,当年如果我没参加高考,没读大学,没坚守在异乡,如今我会陪伴在您身边,我们也会赌气,也会原谅,但更多的是彼此照应,在幸福度极高的小城市里终老。如今,我回不去了,也终于明了,家,是个离开了,便再也找不到归路的彼岸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