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7章 怎么就这么贴切呢_洪武生存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7章怎么就这么贴切呢

  腊月初三。

  本来今天不打算出门,无奈,因为昨天替潭氏兄弟写了一份条陈,结果,早上刚起就得到通知,老朱让自己进宫一趟。

  话题与合资公司有关。

  奉天门左的东阁内,朱塬更详细地向老朱解释着自己的想法:“……博物馆是一个平台,祖上,我本来还打算在这一期的《大明月刊》上提一提红釉,因为已经定了稿,只能等以后。说到底,这其实就是一种商业炒作。运营得当的话,即使是本身价值很低的东西,我们也能卖出高价,更别说这次的红釉瓷器,因为烧制困难,带有天然的昂贵属性……”

  书案后的老朱一心二用地批完一份奏章,听朱塬说完,点头又摇头:“你这孩子,整日的钻这钱眼里,却也不好哩。”

  “祖上,我这都是为了咱家江山着想啊,”朱塬故意露出些委屈表情:“如果真钻钱眼里,我应该把钱往自己口袋里塞才是。”

  “又是咱家江山……”老朱换了一份奏章翻开,抬头乜过来一眼:“……你倒说说?”

  “应该是和祖上说过的,”朱塬道:“开辟这份生意,根本上还是为了促进社会财富的循环。祖上,曾经你定的规矩,其实就很不对。”

  “嗯?”

  “就是,不许商人穿丝绸之类,”朱塬想了下,记不太全,稍稍举例便接着道:“这其实也就洪武一朝严了些,之后一两百年,没人在乎这些规矩。问题是,因为这些规矩,反而让很多事情都失去了正当性,就说不许穿丝绸,伱朝廷不许,商人只能偷偷地买,偷偷地做,偷偷地穿,因为不那么名正言顺,朝廷想要从丝绸这种高端消费里多收一些税,也就变得不那么名正言顺,因为是祖宗之法。哦,同类的,还有禁海令,因为明面上是有海禁的,结果,海贸只能偷偷地做,明朝的海贸,因为打通了欧洲航线,体量比宋时更大,缺少正当性,朝廷无法收税,相当于每年损失500万到1000万两级别的关税。”

  “怎又扯到海上,俺这次不禁了,”老朱道:“说……刚刚那……循环,倒是记得你之前一些说法,拿这陶瓷为例,再给俺理一理,就当温故知新了?”

  朱塬对于类似话题也一项很有耐心,认真道:“这次的陶瓷合资公司,与致用斋、上善居等相关的生意,其实类似。祖上,‘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往大了说,就是任何一朝,随着时间的发展,社会资源都会向金字塔顶层聚集,这涉及到最根本的人性,无法逆转,只能缓和。为了避免下层百姓过于‘不足’,乃至无以为继,我们就必须想办法把聚集到上层的社会资源进行重新分配,要做这件事,税收是一项,商业,是另一项。税收和祖上谈过,还说商业,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