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6章 关雎坊_洪武生存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做什么。

  当然,条件是……某个‘金陵东城资产管理公司’,在这家贸易公司里占了三成股份,另外,大明朝廷的商部,还拿走了另外两成,只是这两家占股就达到一半。

  第三大股东是朱塬,占股一成。

  其余的四成,一半被老朱指定给了各家勋贵,包括汤和的一成,郭氏的五分和确定驻守甘肃的另外几位武将的各自一两分。

  另一半才是庄氏等几家分享。

  这也是朱塬给出的策略。

  既然短时间内不适合对商税进行太大的改革,主要是缺少足够的执行力,乱改只会导致商业发展受到抑制,既然如此,那就官方主动地参与进来,直接切分利益,也就相当于间接地收取赋税。

  商队中,还有这超过三成的锦衣卫成员。

  带队之人名叫容巽,正五品锦衣卫千户,而且,还是当初护卫涂霄北上刺探的拱卫司成员。

  朱塬也因此有所感触。

  都说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群,大概算是‘西到阳关’,而且,隐隐约约的,好像被一根线穿到了一起,都是故人,可以相互照应着。

  嗯。

  没错。

  这根线,就是朱塬自己。

  对于很多事情,朱塬从来没有太刻意地去做,毕竟也没有什么别的想法,但,不停地落子落子再落子之后,不知不觉,一盘棋的某个角落,或许就连成了一片。

  最后,茶商高氏牵头的云封茶叶贸易公司的商队,算是最不起眼的一股。

  五万斤茶叶,只是一次试水。

  无论如何,整支队伍的全部人数加起来,超过3000人,这也是老朱叮嘱安排,其中有1000的官兵,算是护卫。

  该交代的事情,这些日子,朱塬已经反复说过。

  当下,只是叮嘱一番,注意安全,一路珍重之类,就看着薛戍、闻造、徐银、容巽、魏仲等人或者上马或者坐车,吊在已经开始过桥的大部后面,逐渐远去。

  莫名还有些伤感。

  这年代的远行,无论年龄大小,无论身体素质如何,都可能是一去不回。

  不确定的变故太多。

  还是要加快进度啊。

  只要能进入工业时代,建起了贯通全国的铁路,即使火车再慢,也要比现在快了太多。

  眼看众人逐渐通过浮桥远去,同样赶来送行的测绘使涂霄看了眼自家先生揣着手很有些唏嘘的模样,主动上前:“先生,回吧,莫要被风吹着。”

  朱塬应了声,见锦衣卫指挥使陈赊也走过来,笑了笑,说道:“恰好,一起去机械工厂那边看看。”

  亲耕大典后,机械工厂……或者说,蒸汽机的制造,被老朱提升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比第一个‘三年计划’的各种项目优先级还要高。

  因此,两大机械工厂,最近都在扩建并招人。

  皇帝陛下与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商议过后,也确定了全新的方案,并不一定都要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