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六章 衣同社_神级复兴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口,甘甜的纯净水浇灭了胸口的火气,叹了口气“胡文大叔也太实在了。”

  “实在的是你吧。”郑西西娇笑道。

  见王耀似乎想通了,启功先生也露出笑容“两个实在人,互相都不亏待。”

  “可是我啥也没干,占了这个大个便宜。”王耀抓了抓头。

  “有因必有果,这个要理清很难,但是只要问心无愧就行了。”启功先生笑了笑“而且你们互相帮助,问题解决了,不是很圆满嘛。”

  “是嘛。”王耀嘀咕道。

  “你发现了那幅画,解决了钱的问题,让胡文免受那些流氓的骚扰和担忧,房子给你比给那些人好多了,再说也没让他吃亏,价格到位了。”郑西西笑道。

  “也就是说我现在在京城有套房?”王耀抬眼看着郑西西。

  郑西西一怔“是啊,你要干嘛?”

  “您说我开个茶楼唱戏说书怎么样?”王耀抓了抓头,看向启功先生问道。

  “不怎么样,自己还没明白呢,就想立门户?”启功先生笑道。

  “剧团我估计回不去了,那个管事儿的和李卓肯定抓我尾巴,我准备自己组个剧团。”王耀摸了摸鼻子。

  “你当是积木啊,说组就组。”郑西西捏了捏王耀的脸颊“团员工资,开销,行头什么的不要钱啊。”

  “不管,我要组个自己的剧团。”王耀拍案而起,满脸坚毅,吓了郑西西一跳。

  启功先生也愣愣的看着王耀,随后笑出声“你这是想法是好事,我支持你,梨园行有一句话,一个角能养一个团,你准备怎么成角儿?”

  “我回去把本子再磨一磨,在杭城先演几出,要是戏能成,我就来京城演。”王耀笑道。

  “越剧?”启功先生微微挑眉。

  王耀点点头。

  “猛龙不过江。”启功先生摇摇头“越剧想北上不容易。”

  “嘿嘿,这年头大家都不懂戏,我唱什么他们听什么。”王耀轻笑“只要我唱的好不就行了?”

  启功先生愣了下,琢磨了一下“好像不无道理,戏带人,然后人带戏。”

  “您给起个名字?”王耀笑嘻嘻的问道。

  “这帝杨坚一统中原称帝,最后一个国家时陈国因为占有长江天险,与隋朝隔江对峙。

  后来隋文帝要出征陈国,问手下高熲(jiong)有什么计策,高熲觉得长江对岸的陈国国主荒淫无度,而且不理朝政,迟早自己玩完,不需要出征,只要休养生息等着对面投降就行了。

  七年过去陈国果然哀嚎遍野,百姓苦不堪言,隋文帝杨坚决定出征,对高熲说“朕的百姓在对面受苦,朕怎么能因为被一条衣服带子一样宽的长江阻隔,就不去朕的百姓呢?”

  随后挥军十万拿下,攻陷陈国。

  这番话说的霸气至极,把长江看做衣带那么宽。后来人用这个典故来比喻自身强势,虽然隔着江河,但是也一样攻无不克。

  这句话近代最兴起的是跟东瀛的外交中,华夏一衣带水东瀛。

  第二句,吴越同舟。

  是指春秋时的吴越二国,就是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和歃血为盟的吴王夫差两个生死仇过。

  两国经常交战,但是有一天两国交界的一艘渡船上坐着两伙人,一伙吴国,一伙越国互相敌视,气氛尴尬,渡船行驶到河中央的时候刮来一阵狂风,险些将船刮翻,幸好船上的两国人齐心合力撑过难关,安全到岸。

  岸边的老百姓看到这副情景叹息道“要是吴国和越国能够像这样和睦,吴越同舟就好了。”

  用来比喻遇到危难之时,能够同舟共济,齐心合力度过难关。

  这两个典故,寓意都很好,前者霸气势如劈竹,后者带着美好的愿望,却不天真。

  因为只要人一多了,肯定会有矛盾,启功先生用这句,是希望到时候戏团内的矛盾能够遇到危机同舟共济,而不是大难临头各自飞。

  “衣同社。”王耀小声的嘀咕着,越看越喜欢。

  郑西西也喜欢,因为是启功先生的字,太珍贵了。

  神级复兴系统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