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六章 ‘焚书坑儒’_神级复兴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种刻板印象根深蒂固在很多人脑海里,毕竟,教科书里是这么写的啊。

  但是教科书里也写了他统一货币和统一语言推广法律等等功绩,虽然只是一笔带过。

  可以说,秦始皇算是被误解的挺厉害的一个人物。

  看待历史人物,应该具备最基本是‘史观’。

  史观,简单的来说就是要代入时代背景,人文背景还有社会背景这三层最基本的背景。

  看待一个封建制度王朝,如果用现代人的共产制度的身份去代入,那就是一种耍流氓了,因为几年前民智未开,很多东西没办法比较,用你几千年后的三观去看待古代人物的三观,这就是一种偏薄的角度,而不是客观。

  人类是一点点进步的,在历史的驱动下慢慢变得更完善,从奴隶制发展到君主立宪制,再到后面的现代的共产,精英,民主,等等主义,是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的。

  所以在看待历史人物的问题上,第一个要代入的就是这种背景。

  结束战国后,六国人民天下归元,不管是不是靠着军事力量,让这六国人命能够和平共处,是一个帝王应该做的事情,统一货币,文字,法律还有民族融合,这种功绩,在2000年前的背景下来说,对于华夏是一个巨大的影响和贡献。

  而且君主立宪制形成的中央集权,沿用了两千多年,这种君主立宪制是封建时期的一种不成熟的政治体系,但是它的意义确实很深远的。

  中央集权虽然缔造了专权的阶层观念,但是对于一个古代需要稳定才能繁衍的农耕文明来说,确保了老百姓的稳定性,统一管理分配土地让老百姓失去了流动性,没有流动性,一个国家就能稳定发展。

  因为游牧民族的流动性造成了很多掠夺的恶性习俗,而华夏自古以来就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农耕观念,虽然日子过得苦,但是至少能苟活。

  现在人无法理解粮食的重要性,因为现在因为有了科学的技术还有袁隆平爷爷这种伟大的农学家,让粮食的产量从古到今翻了几百倍,所以才能养活这么多人。

  但是古代不一样,古代的粮食有时候比人命还要贵重,所以稳定国家持续发展繁衍,在那个时期,中央集权的管理模式,毋庸置疑是一项壮举。

  统一货币,文字,做到行同伦(行为规范,道德标准给予规定),车同轨()等等统一,消除了某一部分的‘歧视’观念,让他们同为一个国家的子民。

  因为春秋战国时期战事不断,而各个国家都有仇恨,所以老百姓也都互相残杀,但是统一之后,降低了这种不必要的伤亡,让老百姓能安心生养。

  而且秦始皇最重要的壮举,就是修筑了闻名世界的万里长城,虽然劳民伤财,但是因为有着这座城墙,历朝历代不断修复,才让中原大陆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