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一十九章 前景正好_神级复兴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脊梁的人来敲响警钟。

  王国维先生为华夏传统化敲响了第一声警钟,惊醒了民国后的那些大师们,但是依旧无法阻挡历史的车轮滚滚碾过,而老舍先生的投江,则是为华夏传统化敲响了最后的丧钟。

  自此之后,华夏明或许就彻底暗淡了,尽管不会断,但是重回主流以是遥遥无期。

  这种是只有同类人能懂的悲鸣。

  颐和园的昆明湖和太平湖,对于王耀来说,意义太重了。

  所以当吴祖光先生说出那句话的时候,他真的又有些失控。

  吴祖光先生仿佛自言自语的说了很多话,都是关于老舍先生的,比如在他劳动那三年,家里的东西都被变卖,其中有一副当初齐白石先生赠与他的画,老舍先生看到后帮他赎回,并且等他回来后送还给他。

  在那个敏感时期,能做到这些可见老舍先生与吴祖光先生的情谊。

  尽管后期因为立场问题两人分别划分了,但是并不影响这份感情。

  “我已经老的快说不了话了,你还能让我做什么?”回去的路上,吴祖光先生问道。

  王耀回过神,笑道“先生只是常年忧心病重,您能做的事情还很多,咱们的戏曲和戏剧还没有发扬光大。”

  吴祖光先生轻笑了一声“很多年前我与曹禺便说过,在未来的新时代,没有戏曲,要沉积很多年之后。”

  “话虽如此,但是您真的了解新时代吗?”王耀笑了笑“西洋乐和戏剧当年是怎么进入国内的,咱们就有可能怎么进入国外。”

  吴祖光先生的头微微抬起,有些诧异“国家已经强盛到这种地步了?”

  “新时代的好处就是,有很多事情,不必通过国家。”王耀说道。

  吴祖光先生恍惚了一下,喃喃道“这就是新时代?”

  “不是国际主义,但是却有国际主义的权利。”王耀笑了笑“地球村概念正在面前实行,如果不先把民族的化立住,那么以后会吃很大的亏来重新树立。”

  吴祖光先生沉默不语。

  “趁着先生还在,趁着我还在。”王耀轻声说道。

  “四书五经能背几部?”吴祖光先生突然问道。

  “不敢自吹,先生尽管提问。”王耀微微扬起嘴角。

  吴祖光先生微微抬头看着渐渐落下的夕阳,不知道为什么,竟然显得有些朝气。

  晚上是在马先生定的一家餐馆吃的饭,王世襄,启功,吴祖光三位老先生齐聚,可谓是华夏艺界的三大山脉齐聚,马先生以及赵老根他们都是作陪,甚至于梅先生都是小辈陪客。

  三位老先生今天格外高兴,到了他们这个年纪,老友重逢是最大的快乐事,这顿饭吃了四个多小时,几位先生针对王耀聊了很多,似乎在考察。

  虽然有些问题王耀也觉得有些棘手,但是还好是回答上来了。

  席间还来了一位客人,就是当初王耀说要去拜访的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