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二十三章 我答应你_神级复兴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在西方国家哪些资料才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

  重新定位后,最初的一批稿子几乎全部推翻,割弃掉其中相当一部分不属于英美法内容的词条,重新整理,重新起步。

  薛波与外文出版社的合同不得已一次次延期,关于词典的花费也难以遏制地增长。经费紧缺,工作陷入窘境,月末常常都是电话被停机之后四处筹一点钱再重新开机。

  因为没有官方的资助,所以经费问题都要薛波自己想办法,他跟当时支持他的主任到处筹集,从较为著名的企业、律所、科研机构,找过拍卖公司争取拍卖冠名权,去涵英吉利大使馆、澳大利亚大使馆、国外基金会,甚至还专门给当时的美帝总统克林顿写信寻求支持。

  然而社会对这部词典表现出了冷漠,几乎所有的努力都如石沉大海,没有回音。

  毕竟对于当时的龙国社会来说,法律还是一个很陌生的词汇。

  最后《京城青年报》攥文为他们谋得捐款多万元,美帝福特等基金会捐款万元,外文出版社预付稿费余万元。至词典出版之前,薛波以个人名义在外的借款已达多万元。

  在九十年代,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著作工作在一件不足十平米的政法大学简陋的办公室,推门而入,四壁图书,中立书架,书架下紧靠书桌,留下两条过道虽只能容纳一人穿梭,却能伸至屋内每一位置。

  至于壁架、书架可利用之处也统统都不令其闲置,钉一个钉子就能挂目录、备忘录,贴一张条还能指路,这些条的功能就如同大办公楼里的门牌,只不过办公楼里分出的部门,在这里都压缩进了这平米之内。把剩下的空间填满,最多还能容纳个人同时工作。置身其中,一眼就能看出,能把空间利用得如此充分,显然不在一朝一夕的功夫。

  在这部四百六十多万字,收录词条多达四万五千万条,比东瀛出版的《英美法词典》多出三倍,词典的最后校样已经完成。

  在没有官方支持,没有经济资助,没有鲜花和掌声,甚至连正规办公室都没有的情况下,《元照英美法词典》终于要在年出版了。

  而这部著作的背后,是两代学人在默默无闻中历经九载寒暑的呕心沥血之作。

  在那间不足是十几平米的房间内,工作室前前后后共留下过多人伏案工作的身影。

  除了部分法学专家,其他多数是从政法大、北大、人大等法学院招聘而来做兼职的学生。他们全情投入,废寝忘食,有时因工作忘了时间,楼门锁了,只得从二楼的窗口跳出来,有时索性就在书桌上一睡就是一晚上。

  曾经某位司法部长对此评价道“很奇怪,一个具有国际级权威的词典,确实由一群无职无权无钱的老人和学生编撰,他们做了正司法行政教育系统想做而做不了的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