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一章 簪花吴十郎_大宋续命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景灵宫。

  吴扬今日穿的是指挥使服色,一身大红锦袍,外面罩着银色的半甲,同色的头盔上面一簇红缨,更衬得他风神玉朗,身姿挺拔。

  他往宫门前一站,引得无数小娘子尖叫,有胆大的偷偷掀起幕篱向他投掷鲜花和手帕,嘴里还不忘喊一声:“吴十郎,奴奴在这边!”

  临安小娘子从来不羞于表达自己对俊美少年的欣赏和爱慕,景灵宫前只听见一片呼叫“吴十郎”的娇音。

  张焘今日也被几位大臣拖来参加簪花宴,说是让他沾沾喜气,病好得快一点。

  景灵宫前身是大宋前宰相秦桧的宅邸,秦桧死后,许多大臣和士子上书要求对其进行清算,赵构在政治上保护了秦家,只是从善如流地收回了这座占地极广的宰相宅邸,更名为“景灵宫”。

  张焘对跟秦桧有关的一切都深恶痛绝,“秦相府”还是“景灵宫”,他都从未踏足,今日之所以拖着病体前来,实在是吴扬带回来的好消息让老人又燃起了希望和斗志!

  张焘与几位尚书、翰林相约前来,几人都是两鬓斑白的老人了,望着眼前这一幕不由心生感慨。

  翰林学士周麟之向张焘说道:“麟之记得子公兄是政和八年的探花,当初二十四的探花郎也是这般引得汴京无数小娘子尖叫吧!”

  张焘:“都是些陈年旧事,不提也罢。如今是小吴大人这样的年轻俊彦的天下了,岂不闻‘簪花少年谁最俏,临安皆呼吴十郎’,我等老且朽,快走,快走,莫误了年少风流!”

  周麟之讶异地看了张焘一眼,不明白一向以刚直著称的张焘为何会这样不遗余力地替一个皇帝的宠臣、出自武将世家的皇城司指挥使扬名。

  不等他说话,一群两鬓斑白的高官重臣已拉着他往景灵宫行去。

  “快走,快走,我等老且朽,莫误了年少风流!”

  经过这帮大宋重臣之口,吴扬“簪花十郎”的雅号不胫而走,一夕之间传遍了整个临安城。

  吴扬有点无聊,因为相貌生得太好,从他十四岁起,只要出府,身后总有胆大的小娘子追随,跟着他的小厮,出门时两手空空,回府时鲜花瓜果抱都抱不住。

  嫡母曾经笑言:“古时有个潘安掷果盈车,我家十郎莫非是潘安托生的?日后出门也让他们赶架牛车跟着,拖回来瓜果,倒替府里省不少银子!”

  吴夫人的话传出去,兴州的小娘子们更没了顾忌,候在府门外堵他的就有好几个,没想到来了临安还是如此!

  今日的簪花宴十分盛大,不仅是替建王和三位小王爷订亲,以新科状元梁克家为首的未婚年轻进士也在邀请之列。

  旧日的大宋汴京有榜下捉婿的传统,迁都到临安后这个传统因为战乱被中断了,今日陛下既然给了机会,临安城中有头有脸的人家,但凡家中有适龄未嫁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