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5章 无损近视矫正技术的畅想_黑科技:从万倍神速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5章无损近视矫正技术的畅想

  苏信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附和着柳国松的话。

  这项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来说相对比较简单,也易于验证,便于推广,市场前景无比巨大,更能为全社会带来极大的正面价值。

  作为进入生物医药领域的敲门砖,确实最适合不过了。

  最让他意动的是,在开发无损近视矫正技术的时候,他或许能顺便研发增强视力的技术。

  毕竟,矫正近视眼的技术,某种程度上也算得上是增加可视距离,那么,既然能从近视状态增加到正常状态,能不能在恢复正常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

  比如达到堪比老鹰的视距?

  甚至进一步提升视觉精度,让人不仅看得远,还得足够精细,一眼看到百米外的一只蚂蚁?

  当然,太过精细的视觉系统,会给大脑带来沉重的负担,就像老旧的电脑播放4K高清视频一样,时不时卡顿,发热,甚至宕机。

  苏信觉得,他起码可以在人体可承受的程度内将视力强化不少,开启人体强化的第一篇章。

  不对,这种程度的强化,应该只能算是扉页。

  人体强化是一个非常庞大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区区一双眼睛的强化,而且只是视距和精度的强化,在整个人体强化工程中只能算是极其微小的一颗螺丝钉。

  但至少,这也算得上是开启了人体进化的篇章。

  苏信眼神闪烁。

  种种灵感疯狂迸发。

  根据视网膜成像的原理,和近视产生的原理,他开始思考各种的修正路线,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

  人之所以能看清楚东西,是外界的光线进入眼睛,通过眼睛的屈光系统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像。

  而眼睛的屈光系统,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以及玻璃体。

  可以简单地将屈光系统比做凸透镜,或者常用的放大镜。

  人之所以会近视,就是眼轴过长,相当于正常的放大镜被压扁,对光线的折射能力减弱了,所以远处的光线无法正常在视网膜上形成焦点,所以看东西才会模糊。

  传统的激光矫正手术,是通过激光打磨,重新将放大镜打磨成原本的正常弧度。

  但这种打磨是不可逆的,所以才说这种近视矫正技术有后遗症。

  而通过生物技术。

  则相当于让放大镜从压扁状态,以自我生长的方式重新变得饱满起来,这样不仅没有丝毫后遗症,还没有任何风险。

  这种矫正原理其实很简单,稍有了解的人都能想到。

  但怎么实现才是最大的问题。

  思索了一会后,苏信恍然反应过来,自己还在柳国松的书房里。

  他连忙歉意地笑了笑:“抱歉,伯父,我刚刚想问题去了,一时有些走神,失礼了!”

  “没关系。”

  柳国松笑了笑。

  ……

  在柳家待了三天后。

  苏信告别热情的柳家几人,回到了老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