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0章 顶级人才_科技:从卖手机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燃喊上李智回到三楼办公室准备商议下一步的计划。

  泡好茶,落座,李智率先开口说道:

  “莫总,现在看来一切顺利。”

  “U3主控芯片也有完善成熟的设计图纸,想必流片成功也不是问题,接下来主要任务就是提升芯片良品率,降低成本。”

  “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一到两个月,到时候良品率稳定,产量提升,我们就可以着手将我们的主控芯片对外出售,推向市场。”

  “这下,我们真正算的上是一家芯片企业了!”

  说完,李智颇有些感慨,谁也没想到成立不到一年的“黄河存储”这么快就要推出自己的国产“TF内存卡”主控芯片了。

  莫燃倒是平静许多。

  实际上前两个月他就和李智讨论过“U3主控芯片”后续的发展计划。

  一台DUV光刻机真正满负荷运转起来产能是非常大的,仅靠尼采“惊鸿系列”和“网易严选”的订单显然根本不够。

  光刻机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叫做WPH,即一小时单位产能,表示一小时内能够处理多少片晶圆。

  莫燃购买的这台32纳米光刻机属于中高端DUV光刻机,WPH能做到170+,也就是一小时可以处理170片晶圆。

  晶圆就类似于以前老式的黑胶唱片碟,圆形的,一般是12英寸,然后光刻机会在整块晶圆上批量刻满一个个设定好的“芯片电路”。

  整块晶圆光刻机完毕后,便会将晶圆切割成一个个小小的裸片,这就是最原始的芯片。

  等封装完毕,一个个小小的裸片(裸die)就成为了市面上常见的芯片。

  像尼采这款“U3主控芯片”,每个晶圆上大概能切割出700颗裸die,算上48纳米工艺大概要经过8-10次光刻,一天能生产接近120万颗裸die,一个月算下来产能轻松突破两三千万颗。

  这样的体量,尼采内部根本消化不了。

  不过。

  外销也有很大的难度。

  虽说“尼采U3主控”性能不差,达到一线水准,但目前国内市场最大的份额还是掌握在台省的“慧荣”、“群联”,美国的“闪迪”和南韩的“三星”手里。

  闪迪、三星、慧荣,他们的主控芯片同样很好!

  还是那句话,其他厂商用的好好的,凭什么换成你“尼采的主控芯片”?

  这也是国产芯片在市场化的市场里遇到的最大困境。

  莫燃深知其中困难和麻烦,抬头看向李智,点头道:

  “没错,从今往后‘黄河存储’成为真正的芯片企业了!”

  “不过往后的日子会更艰难,怎么样?外销的事情有点眉目了吗?”

  李智原本还有些兴奋,一听这话兴奋劲顿时泄了下去。

  莫燃一下就懂了,安慰道:

  “也不着急。”

  “我们‘黄河存储’作为一家小企业别人看不上也是正常。”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