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七十八章 老手艺_家有仙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样一来就可以吸引更多人关注这个节目,也会有更多的手艺人前来参加节目,这个奖金有守护爱心基金会提供,并且由基金会独家冠名,进一步宣传守护爱心基金会。

  记者带着双方的合作协议回到京城中央台总部,这个节目马上开始筹备,几天后开始了首播,第一次来参加节目的手艺人都是来自基层的普通人,他们有的是从祖辈学来的手艺,有的是自创的手艺。

  这些手艺人精湛的技艺,让观众们看的赏心悦目,这一期节目的奖金颁给了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大爷,他的手艺是编筐,他正是来自凉山地区,他编的筐多种多样,不仅用途广泛,还很美观。

  据说筐的质量直接决定的筐的形状是否美观,如果技术不过关的话筐最多只能支撑一个多星期的时间紧接着就会严重变形,变形的箩筐就失去了它原来的美观,所以手法技术都是缺一不可的。

  这位大爷编出来的箩筐不仅形状上领先很多,而且在色彩的搭配上也非常的将就,箩筐的形状更是千姿百态,有拳头大小的有背包大的更大的甚至有米面缸那么大,这些箩筐的用处也是各种各样,大小不同用处也是千差万别。

  箩筐的艺术不仅仅止步于此,更主要的是很多精致的箩筐可以当作艺术品放在展览馆里供以参观,跟很多著名作家的艺术品比起来,她也毫不逊色。

  梁山山村里会编箩筐的老人也是数不胜数。但是这位老人的技术远远超过其他的人。何况无论是形状,颜色,还是款式的设计都非常的应景,并且符合现代都市的审美观。

  闫潇潇相信如果将这些箩筐投以市场的话,肯定会带来很好的收益。原来闫潇潇想要发展凉山的旅游业来带动梁山整个的经济发展,现在看起来,箩筐也可以成为重要的一个经济来源。

  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的话梁山一带的经济一定会迅速发展,各种落后的村庄也一定会跟上甚至赶超当代都市,这会儿说起来闫潇潇也为了我国的经济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信不久的将来都市女士背的各种名牌包包,可能就会变成现在梁山老工匠所编制的箩筐,设想一下未来的景色一定也会别有风味。

  场上的几位评委和在场的观众们都把票投给了这个大爷,大爷年纪这么大了,身子骨依旧很硬朗,走路虎虎生风,也说明了凉山的环境养人。

  大爷不仅仅在身体上不认输,就算精神上也从不落后。

  根据大爷的描述,从前他就经常进城来观察当代的流行风格,所以大爷现在编织的箩筐中也参与了一些当代年轻人的审美元素,也正是因为此,大爷编制的箩筐得到的投票数量越来越多更加的能够受到评委的欢迎。

  很快,评选比赛结束之后,但也也得到了他应该得到的奖赏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