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1章 说不出口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着满脸委屈的梅映雪,陈建国顿时说不出话来。

  公平吗?

  不公平。

  自己家打的猎、卖的皮子、换了钱买的米,为什么要收走?

  不公平吗?

  很公平。

  现在全国公社都是这么干的,家家户户没有粮,所有粮食都在食堂,凭什么就你家有粮食?!

  陈建国坐到椅子上,郁闷地吐出一口长气。

  根据1956年政务院颁发的《关于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和同年9月省里发布的《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从当年10月份起,地委对本地区非农业人口用粮按行业工种实行不同标准的定量供应,

  体力劳动者月供粮15.5到24公斤,脑力劳动者14.5公斤,成年的非劳动市民13.5公斤。

  当时供应的细粮还占了全部配额的50%,油脂也有每月每人0.25公斤的份量,

  到了今年,全国核实压缩非农业人口,八月份省里也做了相应的调整,供应品种就变为每月每人细粮1.5公斤,食油0.1公斤,剩余部分全部都是粗粮,

  粗粮就是玉米、紫米、高粱、燕麦、荞麦、麦麸以及各种如黄豆、青豆、赤豆、绿豆等干豆类,

  这些在后世所谓的健康食品,其实营养和能量都不能跟面粉、大米这样的细粮相比,经常吃粗粮,很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尤其不适合老人、儿童和体力劳动者,

  后世某些人吹捧粗粮,一是为了减肥,而不是为了从中获取能量营养,二是商家在后面吹捧炒作,目的也无非是为了将便宜的粗粮卖出高价获利。

  要想吃饱肚子长力气,还得是细粮。

  即便现在用大量的粗粮替代细粮,但是定量也还是降到了每人每月13.5公斤到12.5公斤,

  不过,另外增加调供1公斤议价粮,同时实行储粮自愿、取粮自由、节约归己的储粮办法。

  这1公斤的议价粮都是细粮,不需要粮票,但是价格要比配额粮高出许多,也就成了一些城镇人口牟利的工具。

  梅映雪所说的高价粮,就是这么来的。

  正常一斤大米是1毛1一斤,那议价粮就是1毛5一斤,那些人转卖出手,有点良心的卖3毛左右一斤,黑一点的5毛甚至6毛都有可能。有需求就有供给,市场规律在任何时候都会存在,即便是现在这个困难时期,在某些角落里面,也会有空子可以钻。

  真正敞开供应的议价粮,还要等到80年代中期,深圳率先取消粮票,敞开供应粮油之后,北京也在粮店增设了议价粮柜台,刚开始时是高价销售,没多久就变成平价,直到九十年代取消票券,粮食才真正取消配额,不限量供应。

  但是,以上只针对城镇居民!

  对于农民来说,一般情况下粮食只分三种,

  公粮:也就是农业税,要无偿上交的。

  定购粮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