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5.全军整编_牛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什么?没有人肯走?怎么会这样?”刘秀听了邓禹的报告有些意外,他没有想到,诏命下了大半天,竟然没有一个大臣提议要走。士兵倒是遣散了不少,毕竟符合条件的人有很多。

  刘秀是个眼明心亮的人,他不相信所有人都这么忠心不二。朝中这么多大臣,有不少是和他刘秀政见不合的,他们应该巴不得离开才是,如今见了这道圣命,却仍然不行动,只能说是他们心里有顾虑,不敢走。

  “朕为布衣时,尚可一诺千金,言必信,行必果,得豪杰之心。如今身为天子,下了明旨,竟还是不能取信于人。难道在他们眼中,朕是一个言而无信的小人?”刘秀没有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他没有因为众人不肯离开他而欣喜,反而有些生气。

  邓禹道“陛下不是小人,而是真正的君子,是那些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罢了。”

  “如今该如何?难道要朕当众立誓么?”刘秀有些无奈,“朕不是不敢立誓,而是觉得太荒唐太可笑了,要是传扬出去,岂不是一场笑话?”

  邓禹想了想说道“陛下不必如此,以臣之见,此事也好办,只是不知陛下肯不肯。。。陛下莫不如先放一个人走。”

  “谁?”

  “不其侯伏湛。”

  伏湛一直被关押在军中,刘秀并没有处置他。邓禹的意思是拿他来做个样板,让大家放心离去。

  大家都知道伏湛的两个儿子叛逃,他本人更是当面顶撞皇帝,狠狠地开罪了刘秀,如果他都能安全脱身,别人就更不在话下了。

  这是要借鉴刘邦封雍齿的典故了。

  当年刘邦定天下后,对功臣论功行赏,这个要仔细评定每个人的军功,过程比较漫长。刘邦陆续封赏了二十几人,其他人的功劳还在评定之中。这时群臣争论不休,人心惶惶,担心不能得到封赏。

  刘邦在洛阳南宫,见到诸将总是坐在沙地上争论,就问张良“他们在谈什么?”张良道“他们在谋反。”刘邦吓了一跳,说道“天下刚定,他们何故谋反?”

  张良回答“他们担心不能得到陛下的封赏,又怕因为曾经的过失被陛下诛杀,所以聚到一处谋反。”

  刘邦当然急了,便向张良问策,张良出了个主意,让刘邦先封赏一个平时最痛恨的人,以安定诸将之心。刘邦想了想道“那就是雍齿了,他数次让我受窘受辱,我很想杀了他,我们的恩怨所有人都知道。”

  张良觉得这人合适,刘邦便封雍齿为什方侯。群臣听说之后都放了心,再也不聚在一处议论了,“连雍齿都被封侯,我们当然也会得到封赏,再不用担心了!”

  这是刘邦的博大胸襟,也是他的帝王之术,这两点刘秀也具备。

  听了邓禹的建议,刘秀站起身来,说道“就依仲华,赦免伏湛,让他走!”

  南皮城的由来可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