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6:计划_时空收割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骨头无疑要软的许多。西域小国林立的状况也注定了那块地方不太可能统合起一股能够对抗匈奴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因为发达的商业贸易的缘故,西域城市普遍非常富有。

  既然是做强盗的,哪里有放弃软弱而又富有的肥羊,非要去啃硬骨头的道理

  而汉室,是非要打这一仗不可的。

  雁门关以西乃至河套地区,就像是中原王朝的咽喉。

  即便是小国,除非是迫不得已,否则谁做统治者也不会把自己国家的咽喉重地放置在敌对国的占据之下的。

  区别仅仅是这一战要打到什么程度?

  是只要收回河套之地就好?

  还是要杀入草原,报平城之仇,复吕后之辱?

  或者更甚一步,彻底的吞灭匈奴,将广袤的草原乃至西域纳入汉朝版图之中?

  在西汉,绝大部分人的想法都是第二种。

  以丞相周亚夫为首的一帮将军们,却觉得第一种结果也并非不能接受。相比于复仇,将军们更看重实利。

  而一旦夺回河套地区,平城之仇,吕后之辱也算是报了。

  至于第三者,西汉最疯狂的战争贩子也不敢想这种事情。

  那可是匈奴!

  会这样想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刘彻,一个是刘健。

  事实上刘彻和刘健之间很多针对匈奴的讨论,都是以彻底吞灭匈奴,彻底并且尽可能永久的占据匈奴广大草场为目标的。

  刘协也就只有跟刘建在一起的时候能够谈谈这个,他要是在这个时候跟其他人谈起彻底吞灭匈奴的话题,只怕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他们的君上可能已经疯魔了。

  西汉和匈奴之间在不久的未来,在准备好了之后是必定要开战的,刘健和刘彻都很清楚彻底吞灭匈奴对于中原王朝的重要意义。

  但是此时在西汉政坛上同样活跃着一股和平主义者,他们很好的充当了每次匈奴挑衅之后朝野上下一片喊战之声中负责泼冷水的角色。

  这些泼冷水的角色基本上有两种,第一种是以御史大夫晁错为首的,担心打不过。

  平城之耻吕后之辱殷鉴不远,匈奴的实力仍旧非常强大,更何况汉朝这边还有一大堆扯后腿的野心勃勃的诸侯王。一旦对匈奴开战,胜了还好若是败了甚至只是打成一场持久战,转眼间就可能是天下倾覆的局面。

  当初刘彻的老爹深夜披甲持剑召见将军们的时候,就是因为晁错的力阻才没有掀起一场旷日持久尸横遍野并且胜算不高的战争。

  第二种人则认为打了匈奴也没有好处,这一派基本上以汉室政坛上的黄老派中的部分为主要力量。

  “匈奴盐碱水草之地,我汉室取之无用,徒费力气。”是这些人经常宣之于口的论调。

  基本上就相当于后世鞑清表示‘我天朝地大物博,什么都不缺’一样,属于政治力量中保守派里的保守派,但是偏偏这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