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四章 利益面前谁也不好使_大明王朝150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加以利用,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所以利用西山矿难来阻止太子贩卖蜂窝煤,自然是一个绝佳的好办法。

  柳文回到府中,向父亲柳景禀报了此事。

  柳景也觉得是一个天赐良机,他笑着说道:“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呀。既然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咱们自然要出一份力,加一把火。停止在西山采煤,那蜂窝煤这件事也就黄了。”

  在他看来,既然出现矿难,那停止西山采煤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所以柳景审时度势,决定改变策略,也参与上言。而且他还打算明日早朝出面弹劾呢。

  其他那几位自然也是卖力弹劾。

  在利益面前,这几位勋戚出奇地团结。他们誓要阻止此事。

  这群勋戚眼里只有钱,只有利益,什么百姓的疾苦,流民的生计,根本不在他们的考虑范畴之内。

  这就是一群自私自利,只知道让自己过得舒服的人,根本没有为国为民的格局,可以说,他们就是一群侵蚀大明根基的蛀虫。

  恰恰是这些为了个人利益,牺牲国家利益的人,导致了大明的衰落。

  当然,这里面也有制度方面的问题。

  如果能从制度上遏制这种情况的发生,那是最好的了。

  不过,遏制的过程中,必然会使得双方产生冲突。

  就连朱厚照在西山采煤,这件事情上都会令张鹤龄、柳景这个小圈子产生如此大的反应。那要是涉及全国的利益重新分配呢?又将是多大的反应呢?

  张鹤龄这些人的小动作,朱厚照自然是不知道的。

  他在确定好蜂窝煤和煤炉的价格后,就留在了惜薪司西厂,亲自组织大家制作蜂窝煤。

  由于有模具,制作工艺就变得非常简单。那些被招募的流民经过短暂的培训之后,很快就能成手。

  城外的煤炭不断地被运到西厂这里。而这里的工人则开始制作蜂窝煤。

  做好的蜂窝煤都被整整齐齐地摆在空旷的场地里。

  看着那一排排整整齐齐的蜂窝煤,朱厚照颇有成就感。

  他问道:“李强。城里运送蜂窝煤的大车,准备的怎么样了?”

  李强回道:“按照殿下的吩咐,我们这里的工匠制造了一批大车,由于时间紧,制作了也就二百多辆,另外,从外边购买了二手的大车,一百多辆。现在咱们有四百多辆大车吧。”

  朱厚照听了,说道:“这还远远不够。以后销售逐步铺开,四百多辆是不行的。还得让工匠继续生产,另外还得生产一些能够在胡同里走的小车。前期咱们可以在京城设立一些销售点。后期咱们就得送货上门了。”

  蜂窝煤对薪炭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无论是燃烧时间,还是价格,根本就没有可比性。可是仅靠这两个优势还远远不够。还得不断地完善服务。通过服务来加强与广大客户得力联系,这才是王道。

  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才能让大家一直都使用自家的产品。

  虽然这个产业是堂堂大明皇太子的产业,但是也得符合市场规律。否则一旦出现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这些客户瞬间就会选择对方,那么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基业就会瞬间瓦解。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