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九章 苏大胡子的丑茶壶_陶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兴均陶,彩陶等陶器也有所涉猎。

  “崇明兄,你这里东西有点丰富啊。”沈宸看着眼前在灯光照射下散发着温润气息的物件,由衷地赞叹道。此时他也意识到,想要捡漏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古玩鉴定,其实没有那么的神乎其神。一个在

  “一般而已,这也是我一半的身家了。”李崇明语气中也有掩饰不住的自豪感。

  “那我就不客气了。如果看到心仪的,还请崇明兄一定割爱。”沈宸说道。

  “没问题。”

  沈宸知道今天时间比较紧,也就没有了考较自己水平的想法。他直接将特殊能力打开,看向李崇明的收藏。

  沈宸发现李崇明对于他自己收藏的摆放还挺有意思的。按照年代和作者分门别类放好,哪怕是粗通陶器的人也能一目了然。当然,前提是购买者对李崇明有足够的相信。

  而李崇明的功力显然不浅,在一色的清代器具里并没有看到现代的仿作,现代的大师作品也均为本人精品。十数年的浸淫没有白费。

  “杨彭年合欢提梁壶。”沈宸走到一件陶器之前,轻声念着标签上面的名称。看到这把提梁壶,他脑海里突然想起了小时候爷爷给他讲的很多故事,其中就有这把提梁壶的来历。

  当时爷爷说,提梁壶也叫东坡提梁壶,传说中这是苏东坡自己盘出来的。

  这苏大胡子早年时期是真的惊才绝艳,满腹锦绣文章。不过也他也有一个古代文人都有的习惯,就是喜欢游山玩水。有一次他到宜兴游玩,觉得宜兴景美茶香水甘冽,实在是个好地方。

  他在宜兴住了好长一段时间,文采涌动,吟诵了很多类似于“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的”诗句。后来住久了,他觉得有一点不如意。那就是宜兴当地所用的紫砂壶大多体积太小,用起来实在没什么感觉。好在苏大胡子对生活始终都有一种热爱,在想到这个问题以后,他决定自己做一把大壶。

  就在苏大胡子玩了几十天泥巴,终于做出来一个也不怎么像样的大壶时,他发现自己遇到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大壶很重,装了茶叶以后更加重。这样的壶用传统式样的把手拎起来非常吃力,万一滚烫的茶汤控制不好倾泻出来,那是会出大问题的。

  苏大胡子又想了很久,想到了一个办法。

  宜兴地区盛产竹子,这也很符合“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苏大胡子胃口。这次也是竹子让他产生了灵感。苏大胡子让别人取来竹子的竹鞭,也就是竹子的根部。这竹鞭非常坚韧,用火烤之可以令其弯曲,而且不易折断。

  有了材料就好做很多。苏大胡子把竹鞭加工成一个提把的形状,粘合在大壶的顶部。一根不够,就再加一根。于是经过长时间的研究,苏大胡子终于做出了提梁壶的雏形。

  虽然这把壶很丑,但是苏大胡子很喜欢。他觉得自己可真是个小天才。

  有成就不分享给其他人如锦衣夜行,苏大胡子第二天就拿着自己做的壶向一些认识的工匠显摆:“怎么样,你苏兄我做的壶非比寻常吧。”

  各位工匠刚刚看到这把壶的时候,也确实被它非比寻常的丑陋所震惊了。不过大家都是做了一辈子茶壶的手艺人,觉得虽然技术不行,想法还是可以的。就像虽然写出来的程序漏洞百出不知所云,但是算法还是可以借鉴一下的嘛。

  于是在各位工匠的不懈研究和发展下,提梁壶技艺也逐渐成熟起来。如今存世的最大紫砂壶,其形制也是提梁壶。

  眼前的杨彭年合欢提梁壶,拍卖能到两百二三十万左右。李崇明标注一百八十万,不贵!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