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02章 户部行_崇祯十五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众官这才依照官阶地位,在堂中依次坐下。

  明代户部结构复杂,几经调整,除了浙江、湖广等十三司清吏司,还有照磨所、广积库、内、外承运库、军储仓等职司,又分为民、度、金、仓四科,最后又有专管税收的盐运司、茶马司、茶课(税)司,此外还有巡盐御史,巡茶御史,但御史并不归户部,而是归都察院,而且巡盐御史巡茶御史的位阶都极高,一般都会挂都察院右都御史的头衔,到各处盐场和茶场查巡。

  有明一代,巡盐御史巡茶御史几乎没两年就会有一次,明中期时曾经发挥了重大效果,对遏制茶盐腐败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到了明末,因为吏治的腐败和上下利益的结合体,巡盐御史巡茶御史渐渐成了空设,已经很难再发挥明中期的效果了。

  前年,崇祯十四年,朝廷向两淮派出巡盐御史,又向南方派巡茶御史,不过无甚鸟用,而左懋第去年到两淮查盐,其实也是巡盐御史的角色,只不过左懋第的品级低,没有挂右都御史,虽然有内廷方正化的相助,但两淮盐商背景强大,顽石一块,左懋第实在是无力撬动。

  脚步声响,左懋第进入大堂,向太子深深一礼,然后在最末首的椅子里坐下。

  见人都到齐了,傅永淳向太子请示,太子微微点头,示意可以开始了。

  于是盐运司主事(郎中)站起,开始介绍河东和长芦两处盐场的情况。

  户部盐运司是一个小机关,一共不过五六个官员,虽然是户部盐运司,但盐运司主事并没有权力管理各地的盐运使。各盐运使皆是从三品的大员,而盐运司主事不过是一个五品,五品显然是管不了三品的。

  说白了,盐运司只是一个统筹的角色,真正能发号施令的还是尚书和左右两个侍郎。

  朱慈烺听得皱起眉头。

  这个主事说的全是官话和套话,陛下英明,太子英明,内阁领导……朱慈烺渐渐怒从中起,套话官话说的好的官员,一般都不会是什么能吏干吏,原因很简单,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一个官员把心思都花在官话套话之上,想尽办法讨好上级,对于自己的本职工作自然就会有所放松,而这种风气一旦上行下效,官员们都去钻研阿谀谄媚之术,正直能干的官员难以得到升迁,吏治的腐败,社会风气的沦丧也就是水到渠成了。

  终于,主事说完了官话和套话,开始进入正题。

  河东盐场自洪武二年(1369)设置,位在山西安邑县,所辖分司三,盐池二。,年产食盐六十万引,其盐行于陕西西安,汉中等四府,河南归德、怀庆等五府一州,山西平阳、潞安等二府及泽、沁、辽三州。岁入太仓盐课银及给宣府镇和大同代府禄粮银,抵补山西民粮银,共计十五万六千余两。

  “河东盐场盐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