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49章 最坏打算_崇祯十五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迫使建虏退兵,大明就算是胜了。

  但同时的,他也做好了迎接最坏局面的打算,那就是:第一道长城防线没有守住,第二道京畿防线也被建虏突破,建虏大军突到第三道防线,到那时,京师之后的这些州县,都将会面临狂风暴雨般的袭击,能不能顶住,或者说,能顶多长时间,就成了整个战役成败的关健。

  各个府州县,防御能力每提高十个点,多增加十个点建虏攻城的伤亡,那么大明胜利的希望多增加十分。

  因此,朱慈烺一定要亲到下面的各个州县视察,想法设法的鼓舞军心士气,尽力为他们募集必须的粮饷。

  ……

  太子出京是大事,尤其还担着“代天巡狩”的名义,因此不比驰巡宁远,朱慈烺这一次出京,足足折腾了一上午,直到快中午之时,才结束礼仪,离开了京师,除了武襄左卫的护卫,詹事府官员的跟随,朱慈烺还另调遣了三千精武营以为随行--不是为了安全,而是为了锻炼,同时也是熟悉京畿地形,是某种意义的长途拉练。

  队伍一共四千余人,出了京师,往南而去。

  除了兵马,太子还携带了不少京营已经废弃,但仍可以使用的甲胄,还有一些长矛弓箭,以分给沿途的州县。

  传统意义上的大明京畿指的乃是以京师为核心的北直隶地区,由顺天巡抚统辖,不过自从在保定增设保定总督,天津设立巡抚之后,京畿含义微有变化,原本直属京畿的永清和霸州,现在归保定总督直辖。

  朱慈烺出京师后,沿着运河南下,先到武清,视察城建和兵马整训之后,并接见城中商人,募得(卖字)白银一万,黄道周对太子“卖字”的行为坚决反对,认为不成体统,朱慈烺道:“圣人云,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我的这点薄面能换到将士们衣食丰足,百姓们安居,不正和圣人的教诲吗?”

  黄道周默默不语,只是摇头。

  从武清离开,快马加鞭,经东安,永清到霸州,历史上,建虏在崇祯十五年的入塞,就是从北京天津之间的武清霸州等地穿过,直达河间府,攻陷河间,再一路南下,杀到临清和兖州的。虽然去年建虏入塞失败了,但就华北平原来说,建虏大军走永清霸州,通过河间府到山东,依然是最近的一条路线,其中河间府是必经之处,而在河间府之前的霸州,也是建虏必须拿下的一个据点。

  霸州位于冀中平原北部,京、津、保城市三角地带的中心,东邻天津、武清,西邻雄县,南邻文安,北与固安、永清接壤,一马平原,无险可守,适合建虏骑兵驰骋,历史上,霸州守卫战不可为不惨烈,守城官员不是战死就是自缢,奈何援兵不至,终是沦陷。

  到霸州时,保定总督杨文岳带着保定文武和霸州当地官员在城外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