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51章 魏国公_崇祯十五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此改建石桥。

  石桥崇祯五年开始修建,十三年完工,是古代石桥的一大杰作,与赵州桥同名。

  春夏秋之际,从献县而过,往山东去,非走石桥不可,冬季最冷冰封之时,或可以从冰面过河,不过河低岸高,建虏大军想要通过也并非容易,走石桥依然还是最快速便捷的方式,因此,石桥是非守不可。

  崇祯十一年,多尔衮帅军入塞时,攻破献县,直下山东时,石桥还没有建成,当时乃是从老木桥通过,现在木桥已拆,石桥是唯一的通路。

  而在石桥的防守端,一座可容五百人坚守的棱堡也已经快要完工了,和河口堡一样,都是吴甡从京师带来的图纸,由工部派人督建的,只要扼守桥头,建虏大军想要从石桥通过,绝不是容易。

  接着是献县县城。

  因为是县城,本身防御强度就不高,十一年又被建虏攻破一次,因此更加残破,吴甡从京师争取来的银子,大半都用在了献县,经过五个月的整修,现在献县县城比过去高了六尺,城前挖护城河,阔三丈,深一丈,四角增建炮台十二座,从原先的十六座变成了二十八座,并修了一座瓮城。预计完工之后,整个献县城墙周八里,防御能力大大增强。

  到现在为止,献县城墙还没有完工,不过却已经花银一万九千两了,吴甡和颜胤绍已经拿不出银子,若没有太子驾临募捐,最后恐怕就只能草草收场。

  朱慈烺在献县住了一夜,感受着十一年被建虏攻破掳掠屠城之后,献县到现在都还没有恢复元气的苍凉和悲戚,同时也默想着献县的守卫之策:献县如此重要,只靠当地官兵和卫所兵,怕是守不住的,如果真到了最后,不得不退,这里必须由京营来驻守……

  翌日,朱慈烺离开献县,继续前往交河,景州等河间府下辖的几个州县,然后顺着运河北上,经东光县,泊头镇,沧州,天津等地回京。一路照例他要巡视沿途城防和兵士,每个地方都要耽搁一天,算起来,勉勉强强可以在八月初十之前回到京师,所以他不敢多耽搁。

  离开献县前,朱慈烺亲笔写了一幅字,令人交给叶镰。

  商人典范。

  太子的字送到河间府。

  叶镰跪地双手呈接,心中激动无比,虽然到了明末,比起明初之时,商人地位已经大幅提高,但依然是士农工商,商人依然是排在最后,上不了台面的,叶镰继承祖业,经商多年,虽然挣了一些银子,并急公好义,常常赈济百姓,在河间府威望很高,但他终究只是一个商人,很多官员都感激他,但却也不敢对他太亲近,想不到太子竟然如果高看他,和他对谈,并亲笔为他写字……

  那可是太子殿下啊。

  有这一幅字,可保叶家的生意,数代昌盛,从南到北,无人敢刁难。

  “草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