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663章 锦州多尔衮_崇祯十五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传递的信息,一点都不惊奇,不管是黄太吉亲自领兵征明,还是弟弟多铎重新被起用,似乎都在他的预料中,他脸上没有欢喜,更没有感激,只微微透出了一点沮丧。

  去年入塞失败,作为主帅的多铎不但被削去了郡王爵,降为贝勒,而且还被罚去了八个牛录,补偿给入塞受损的正红旗和镶蓝旗。

  降去王爵的处罚其实并没有什么,多铎是努尔哈赤最喜欢的幺儿,不论贝勒还是亲王,都不影响他的地位,但罚去八个牛录,却是实实在在的惩罚,永远都回不来了,多铎和阿济格两人都是愤恨,认为黄太吉是借故在削弱两白旗也就是他们兄弟三人的力量。

  多尔衮心中当然也是这么认为的,不过比起阿济格和多铎,他更沉稳,也更远谋,不管心中怎么想,他口中从未吐出过对黄太吉的任何恶言,在多铎被贬之时,阿济格站起为多铎鸣不平,其后又屡屡为多铎求情,请求黄太吉放出多铎,令多铎到阵前立功,但他却从始至终都保持沉默,一个字也没有为多铎说过。

  黄太吉将他支出沈阳,到锦州前线来镇守,他也毫无怨言。

  听说,黄太吉私下里赞他识大体。

  多尔衮只所以这么隐忍,一来他天生就是沉稳内敛的脾气,二来他清楚的知道,大清再次征明,已经是箭在弦上了,而作为睿亲王,从小被人称为“墨尔根戴青”(聪明)的人,他想要再次担任征明大将军,率领大军入塞,以重新振作,因为多铎入塞失败,而被压制的两百旗。

  在这之前,由多尔衮领兵,而不是黄太吉亲征明国,是建虏众臣工们心照不宣的想法,原因很简单,所有人都知道,黄太吉身体不好,且过于肥胖,骑马不便,去年松锦之战的危机关头,黄太吉从沈阳带兵驰援,日夜赶路,途中连流鼻血,差点晕倒,从那以后,身体就每况愈下,实在不宜再领兵出征了。

  而黄太吉之后,最能带兵的就是多尔衮,多铎兵败之后,建虏亲贵间就有一种抱怨:如果是睿亲王领军,大清去年就不至于灰头土脸的退回沈阳了……

  所以大家都认为,多尔衮征明,皇上坐镇沈阳,以为后援,是最佳选择。

  这些话,黄太吉当然听到了一些,不过他不为所动,坚持要亲自领兵。

  “明太子乃是大清的劲敌,非朕亲自出马不能降服。”

  “尔等不必再劝,朕心意已决。”

  这是黄太吉在崇政殿上的两大理由。

  见黄太吉心志坚定,众臣只好同意。

  在黄太吉的激励下,老迈的代善也提出要随军出征,以为去年战死在潮白河边的正红旗勇士报仇。

  建虏亲贵大部分都跟随,只有郑亲王济尔哈朗留守盛京。

  对黄太吉亲自统兵的决定,多尔衮微微有点失望,不过却也不意外,他早就已经看出“八哥皇帝”对明太子的忌惮和明国可能会恢复元气的忧心忡忡,如此之下,带兵亲征,讨伐明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皇上还说,吴三桂的宁远兵至关重要,请睿亲王无论如何,也要将他禁锢在宁远城,使其不能入关,而同时,睿亲王的正白旗主力却需要按时赶到喀喇沁草原。”伊成格继续道。

  ——————感谢“不爱会怎样”的打赏,谢谢~~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