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82章 义务兵_崇祯十五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各地卫所的那些指挥使的利益。

  或许各地卫所指挥使的爵位不如京师的这些公伯侯,但他们数量众多,在各地根深蒂固,一旦废除卫所,也就是废除他们的特权,各地必然会掀起风波,也因此,明知道卫所兵已经腐朽,但却没有人敢提出废除或者是改革。

  但想不到今日太子在乾清宫居然主动提出了这个敏感话题。

  群臣屏住呼吸---建虏入塞,危急关头,太子在这个时候提出,难道是想要改革卫所制吗?火烧眉毛的当下,完全是不合时宜啊。

  群臣的担忧,朱慈烺当然知道,他也无意在此时改动卫所制,只所以提到卫所制,不过就是一个引子罢了,于是他继续说道:“由此可知,只要善加操练,民户和军户都可以成为优秀士兵的来源,眼下,建虏大军入塞,临时从各地调兵是来不及的,招募义勇的速度又太慢,很多人在大街上义愤填膺,咒骂建虏,回到家中却只图自己平安,根本不想为国出力,也不想出粮,只想看他人流血。”

  “京师明明有这么多的人口,却招募不到足够的义勇,因此儿臣以为,为了因应现在的紧急情况,应立刻在京师强制施行义务兵制度,凡十八岁以上,五十岁以下、没有残疾之男丁,不分身份、户籍,不论军户,民户,商户,都必须加入义兵营,保卫京师!如有抗命者,以通敌论处!”

  太子话音不落,殿中就掀起微微骚动,群臣惊讶的并非是所有男子都从军,历来遇上大灾大乱,城中男子全部从军,甚至妇女老幼也一齐上阵、到城头杀敌的事情,数不胜数,真正令他们惊讶和震动的是,太子说的居然是不分身份。

  难道官员、士子也要从军吗?

  御座上的崇祯帝也惊。

  不理众人的惊讶,朱慈烺继续道:“所谓乡勇,是自愿的,但义兵,却是必须参加的,容不得他本人愿意或者不愿意,京师有百万余人口,加上逃难而来的百姓,百十万人,从中选出十五万青壮是没有问题的,有了十五万义兵,京师兵力不足的问题,立刻就可以得到缓解。此乃加强京师防务,确保万无一失,不用各地勤王之兵的唯一办法。”

  “此举必然导致人心惶动,百姓不安,兹事体大,还是要再考虑啊~~”有朝臣小声嘀咕。

  朱慈烺没有看到提出反对的是谁,不过却也能大概猜出,于是环视众臣,说道:“不征兵,难道百姓们就会很安定,就不会人心惶动吗?建虏入塞已然是事实的,如果京师兵力不足,上下没有坚守的决心,百姓们会更惶恐!只要兵力足够了,上下一心,京师没有危险,百姓们才会渐渐安定下来,而这,正是招募十万义兵的意义所在!”

  说着,转对崇祯帝,继续道:“正是,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