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零五章 继续收矿_重生之工业狂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钻石级会员拿定了。

  在山本有介的操作下,住友商社钢铁事业部分散在全球的50多个办事处开始有了动作。

  这一切,远在西澳的陈立东只是出了点子,具体操作没有参与,只要他能提供足够的、廉价的钢材,就让孙旭友、郝月明和李爱国去折腾吧。

  另外,郝月明也接到了陈立东交待的任务,委托中船公司造船,造16万吨、20万吨的铁矿石货轮。

  西澳这边,陈立东还在进行着对中小矿业公司的考察和收购行动。

  当下的收购事宜,已经不用他出动,肯特的表现很不错,在专业上表现出一定水准,特别是在收购巨岩的行动中,肯特向艾德蒙表达过质疑,反对公司对巨岩的收购,理由就是运输和水、电问题,这就说明肯特具备职业道德。

  由艾德蒙和肯特组合负责现场考察,弗吉尔运作政府关系,朱广闻、丽丝配合东华金属沟通政府,安排申报、审批相关事宜。

  到5月底的时候,东华在皮尔巴拉东部地区又进行了两宗收购。

  被收购的两处矿场同样没有实质开工,情形和巨岩有些类似,出让的只是探矿权和采矿权和一些勘探数据资料,权属面积较大,但见矿情况稍差,收购价格也不高。

  跟巨岩不同的是,这两处矿场在港口的300公里之外,距离巨岩矿场也有接近200公里,在之前麦格林提交的单子上排在倒数的位次。

  这么偏僻的位置,基本上超出了断山公司的考虑范畴。

  当然,如果这两个矿场见矿非常优秀的话,肯定出让给断山了。

  之所以卖给东华,就是有矿、但品位不高,低于60个点。

  探矿,跟开彩票有些相像。

  采矿工程师先进行区域地质构造理论分析,再观察地表分析土壤情况,如果判断有矿,就要向政府申请采矿权,获得授权、缴纳一定费用后,就要开始勘测了,勘测方式一般是钻井取岩心,然后进行检测和化学分析。

  澳洲这里的采矿业非常发达,专业人员扎堆,但是勘探费用却很昂贵。

  雇佣专业的队伍、顶尖的设备、打下一眼井,动辄几万澳元。

  见矿好,就算赌着了,接下来申请采矿,找投资者一起开发,或者将成果卖出去,勘探费用就能几倍收回来。

  见不到矿,或者经过分析见矿非常差,那就赔了。

  也经常有失误的时候,比如一块区域,上个公司钻探200米深没见矿,放弃了。下个公司,打到210米,就见矿了,甚至出现世界级的大矿,这种情况偶尔发生,被传为采矿业的奇迹。

  澳洲这里,就是产生奇迹的地方。

  东华的收购,让某些中小企业似乎看到了救星,他们动辄已经投入了几百上千万,或者见矿不好,或者无力开采,都盼着东华能够相中。

  麦格林投行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