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三十七章 算力升级_重生之工业狂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牙齿笑着说:“谢谢老板。”

  这次陈立东来,主要是看产品,也就没有去办公室,而是去看那台超级服务器。

  超服在哪儿呢?它被放在计算所的地下车库里。

  吴军介绍说:“这台超级服务器由40多个机柜组成,每个机柜重量接近500公斤,普通楼房地板每平米承载力一般不会超过300公斤,所以这台曙光4000L只能放在这里。”

  车库这里的灯光明显改造过,吴军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们3月份组装了一台,已经卖给了国家疾控中心,这是第二台。

  我们用了两个多月采购和制造配件,现在刚刚部署完,所以有些凌乱。”

  陈立东对超算、超服这些玩意只能看个热闹,可是既然来一趟就不得不装腔作势地“考察”一番。

  挨个摩挲着这些机柜,陈立东有些感慨。

  4年前,他从设备兑换平台里搞了一台超算出来。

  但是那台机器研发于1996年,1998年落地,从技术上已经落后当前时代7个年头。

  随着研发项目增多,那台ASCI红色的算力已经捉襟见肘。

  而眼前这组超级服务器的性能已经超过它好多。

  吴军介绍说:“整个系统由40个机柜组成,现有644个CPU,峰值速度是每秒3万亿次。

  内存容量是644G,有百万亿字节存储,它在运行海量数据处理方面表现十分出色。

  根据测试的情况,它每天能够完成163亿次入库操作,或者86亿次以上数据混合操作。

  这么一台机器,能够支持4000万网民每人每天进行200次短信操作的全部内容。”

  陈立东点了点头,这么一算,眼前这台机器运算速度相当于自家那台的一倍半。

  “它的成本是多少?”陈立东问道。

  吴军犹豫了一下说:“不超过3000万元。”

  “雾草......”陈立东吐槽一声。

  吴军尴尬地说:“CPU和存储芯片都是进口的,成本很难降下来。”

  陈立东扭过脸去咳嗽了一声,心说不是贵,而是太便宜。

  自家那台超算可是用掉了8亿金币,不过对比一下也能看出来,眼前这组超算比自家那个ASCI红色的机柜少多了。

  吴军刚才说,只有40个机柜,而自家那个应该是接近400来个。

  CPU的数量也差的好多,自家那个超过9000个,而眼前这个只有644个。

  在性能上,由于光刻技术迭代,芯片制程升级,芯片集成的电子线路更多,使得现在得600多个CPU综合性能已经超过当初的9000多个一倍多。

  “组装这么一台机器得多长时间?”陈立东问道。

  吴军算了算说:“不到一个月吧。如果全员动员,有半个月就能组装完一台。哦,是因为我们有了第一台的经验,才能更加顺利一些,它的组装并不容易,600多条线路,光纤长度就要50多公里,还不能接错......”

  陈立东心想,自家那个用了好多通信电缆呢,怪不得眼前这个看着非常苗条。

  综合下来,自家那台机器,从用的材料上算,应该价值人民币16亿。

  眼前这台只有3000万,差了50倍啊。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