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二十一章 抓了间谍_重生之工业狂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您可以这么认为。”

  陈妍怒道:“陈先生!我提醒你,你是一名华夏人。就算你来了索亚,你的根还在华夏。”

  说到这儿,她轻咳一声,压低声调继续说:“尽管国内有些人打压东华,但大多数人是支持东华、支持你的,你可不要忘了这份乡土情啊。”

  听完陈妍的教训,陈立东呵呵一笑说:“陈所长,我始终没忘我是华夏人。不过,对你组内的人进行审查,正是为了你也为了华夏。”

  陈妍打断了陈立东的话说:“那就好。我想其中肯定发生了误会。

  如果我的人记录或者存储了这里的一些数据资料,那肯定是为了研究。

  就算他们打算将那些数据带回国内,也是为了找到解决伊波拉的钥匙。

  所以,这些都不能定罪为窃取索亚国秘密,对吧?”

  陈妍显然是以为张学逸和何碧婷是用个人电脑记录存储了实验中的数据,这在一些项目研究上是不可避免的。

  甚至她还认为,就算张学逸不小心将数据带回华夏,也不算窃取索亚的国家机密。

  陈立东继续笑着说:“可是,他们是将一些数据资料传给了国外,唔......确切地说,是发给了华夏和索亚之外的机构。”

  陈妍楞了一下,然后笑着说:“陈董事长,你可能对我们这个领域比较陌生。

  在生物科学方面,我们华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是非常大的。

  我的许多同学和同事有留学经历,他们有的说我们落后了五十年,还有的说落后一百年。

  事实确实如此,就算我们最拿手的地方,也至少落后先进水平十几年。

  张学逸有过留学经历,他就读的普林斯顿大学在分子生物领域称得上世界顶尖。

  如果他将一些数据资料发给普林斯顿大学的导师或者校友,也是为了展开更广泛的交流而已。”

  说到这里,陈妍停顿了一下,然后有些滞涩地说:“陈董事长,就我个人来说,我也愿意与国际同行开展合作。

  你不知道,在我的领域,缺资金、缺设备、缺人才,缺经验积累、缺样本分析。

  许多国家、机构不需要打压、甚至不需要封锁我们,他们的态度是无视。

  我们做的努力,在他们眼中就是小儿科;我们取得的一些成绩恐怕他们在几十年前就已经见证过。”

  陈妍再次停顿一下,整理了一下思路继续说:“去年的时候我就和张学逸探讨过这些问题,他认为如果我们公开一些东西,或许能引起国际顶级专家和机构的兴趣。

  这也许会促进我们与国际合作,加快我们追赶的步伐。”

  听完陈妍的话,陈立东不得不佩服她的逻辑。

  这大概就是当下华夏生物科技和医药行业的无奈。

  新华夏立国的时候,大佬们吃过细菌战的亏,曾经安排过一些科研项目的。

  但生物科学的研究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